时间: 2025-05-13 03: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16:52
谢秋娘 送春
作者: 黄淑贞 (清代)
春去也,似驾白驹行。
欲系风光杨柳线,
最怜关切杜鹃声。
天地亦多情。
春天已经离去,仿佛驾着白马飞奔而行。
我想将这美丽的春光像柳条一样系住,
最让我感到怜惜的,是那杜鹃的啼鸣声。
天地之间也充满了情感。
黄淑贞,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细腻、情感丰富,往往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体现出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
《谢秋娘 送春》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以春天的离去为背景,表达对春天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谢秋娘 送春》通过春天的离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惜别。首句“春去也,似驾白驹行”,将春天的匆匆离去比作白马飞奔,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之快,使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欲系风光杨柳线”,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渴望与向往,想要将那美好的景象固定下来。
“最怜关切杜鹃声”一句,杜鹃的啼鸣在古代诗歌中常被视为思乡或离别的象征,诗人在此将它与春天的离去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最后一句“天地亦多情”,则升华了主题,表现出宇宙间万物皆有情,人与自然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既有自然的描写,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揭示了人类在自然变换中的无奈与情感共鸣。
诗中“春去也,似驾白驹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杜鹃声”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天地亦多情”表达了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