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戏答元珍》

时间: 2025-04-26 00:38:11

诗句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8:11

原文展示: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
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白话文翻译:

春风似乎没有吹到天涯,
二月的山城里还没有看到花。
残雪压在树枝上,仍然有柑橘的果实,
冻雷惊动了竹笋,想要抽出嫩芽。
夜里听到归雁,勾起了乡愁,
病重之际,感受到新年的物华。
曾经是洛阳花下的客人,
即使野花开得晚,也不必感叹。

注释: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山城:指地势较高的城市,通常指的是山地或丘陵中的城市。
  • 残雪:指冬天残留的雪,表明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 压枝:雪压在树枝上,常用来形容冬天的寒冷。
  • 冻雷:指春季寒冷时的雷声,暗示春天的不稳定天气。
  • 归雁:归来的大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物华: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通常与春天的繁荣相联系。

典故解析:

  • 洛阳:古都,历史文化悠久,诗人提及洛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野芳:指野生的花草,象征自然之美,诗人用“虽晚不须嗟”表达了对自然的包容和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词散文俱佳,提倡“文章合为时而作”,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因身患重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机,然而又因病情未愈而生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春天迟来的感叹和对自然生命力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两句,春风似乎没有到达天涯,表达了春天来得缓慢,山城中二月的花尚未绽放,营造出一种迟迟不见春意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残雪压枝、冻雷惊笋,展现了春天与冬天交替的复杂景象,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韧性。

夜闻归雁,勾起了乡思,诗人在病中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感受到新年的物华,暗喻着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希望。最后两句,提到曾为洛阳花下的客人,表明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即使野花开得晚,也不必感叹,流露出一种豁达的心态。整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风疑不到天涯:春风似乎没有吹到遥远的地方,暗示春天的迟到。
    2. 二月山城未见花:二月份的山城里尚未看到花朵,表达了春天的乍暖还寒。
    3. 残雪压枝犹有桔:冬天的雪尚存,压在树枝上,仍可见柑橘果实,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4. 冻雷惊笋欲抽芽:春天的雷声出现在寒冷中,惊动了竹笋,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5. 夜闻归雁生乡思:夜晚听到归来的大雁,勾起了诗人的乡愁。
    6. 病入新年感物华:在病重之际,感受到新年的美好气象。
    7. 曾是洛阳花下客:回忆曾在洛阳花下游玩的经历,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野芳虽晚不须嗟:即使野花开放得晚,也不必叹息,体现出诗人乐观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冻雷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图。
    • 对仗:如“春风疑到”、“残雪压枝”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感物华”,将自然与个人情感联系在一起。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残雪:代表冬天的余韵,暗示春天的迟到。
  • 归雁:象征思乡与归属,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 洛阳花:代表往昔的美好时光,承载了诗人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城”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夜闻归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失落
    • C. 思乡
    • D. 无奈
  3. 诗的最后一句“野芳虽晚不须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失望
    • B. 感慨
    • C. 乐观
    • D. 忧伤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加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而欧阳修则在春天的美景中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欧阳修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村兴 夜雨感怀 小室 建安遣兴 闭户二首 其二 秋夜读书 绝句 醉眠曲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幽居初夏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垂丝海棠 落花芳草无寻处 白发红颜 望风而溃 步步进逼 包含硎的词语有哪些 老办 泡蘑菇 甘字旁的字 包含窍的成语 离削自守 白字旁的字 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皮寡廋 气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万绪千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