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6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我家住在江南,刚刚过了清明和寒食节。花径上经历了一场风雨,变得一片狼藉。红色的花瓣随着流水悄然离去,园中的树木渐渐显得阴凉密集。每年刺桐花都落尽,寒意无力。庭院里静悄悄的,我空自怀念。无话可说,闲愁极其沉重。害怕黄莺和燕子听到我的消息。如今我的书信又在何处呢?彩云依旧没有踪影。真让人羞于再去高楼远眺,眼前一片平坦的绿意。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军事家。他的词充满豪情壮志,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词风格豪放,深受后人喜爱。
《满江红·暮春》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孤独。此时南宋正处于国势衰弱、外敌环伺的境地,辛弃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失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此词的深刻内涵。
《满江红·暮春》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开篇以“家住江南”引入,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天,但随即转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描绘了时光的无情与春天的短暂,花落流水,仿佛在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在诗中,辛弃疾用“寒无力”表达了对生命力的感叹,庭院的静谧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随后的“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更是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尺素无踪,彩云依旧,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联,表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辛弃疾词中豪放与细腻的结合,令人感同身受。
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愁与孤独感。
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尺素”在诗中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刺桐花”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