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9:11
咏檐前竹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这首诗描绘了檐前竹子的生长过程:竹子已经萌芽,轻轻垂下,开始结叶长出枝条。繁茂的枝叶在阳光下显得蓊郁,竹子下方的节间则稀疏分离。微风吹动,露珠滴落,月光照耀下的影子显得错落有致。竹子生长在你的窗前,我宁愿不被夹在华丽的池塘之中。
“得生君户牖”可以看作是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此句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以赋和诗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沈约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咏檐前竹》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韧性。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及其象征意义。开头两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表现出竹子从嫩芽到成荫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希望。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以诗人的自我感受作为结尾,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宁愿与自然为伴,也不愿被繁华的生活所束缚,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沈约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生机,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哲思与选择,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萌开箨已垂”指的是竹子的哪个生长阶段?
A. 生根
B. 发芽
C. 成熟
D. 凋零
诗人更愿意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繁华的池塘
B. 竹子生长的窗前
C. 热闹的市集
D. 远离人群的山林
“风动露滴沥”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A. 雨天
B. 风和日丽
C. 夜晚
D. 清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