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7:14
和陆慧晓百姓名诗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建都望淮海,树阙表衡稽。
井干风云出,柏梁星汉齐。
皇王临万宇,惠化覃黔黎。
吉士服仁义,宿昔秉华圭。
庸贤起幽谷,钦言非象犀。
端委康国步,偃息召邦携。
举政方分策,易纪粲金泥。
伊余沐嘉幸,由是别园畦。
曾微涓露答,光景遂云西。
方随炼丹子,薄暮矫行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贤士的期盼。诗开头描绘了建都的壮丽景象,接着提到君王的仁德惠及四方百姓,赞美了有德之士的品行。诗中也提到庸人与贤人的对比,强调理政的重要性和对贤能之士的期望。最后,诗人以炼丹子为喻,表达了追求理想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沈约(441-513),字景仁,南朝梁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典雅,擅长描写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怀,作品常具理想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朝时期,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重重。沈约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贤能治国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展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建都望淮海”不仅描绘了地理的壮美,更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接下来的描绘则转向政治理想,强调了君王应具备的仁德和对百姓的关怀。沈约用“吉士服仁义”来强调有德之士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反映了他对人性的信仰与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后半部分,诗中提及“庸贤起幽谷”,则是对贤与庸的对比,暗示了历史中往往埋没真正的贤才。整首诗在描写中,既有对现实的关注,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社会的渴望。
逐句解析:
整首诗聚焦于国家治理、贤能之士的重要性,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渴望。通过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吉士”指的是:
A. 平庸之人
B. 有德之士
C. 官员
“建都望淮海”在诗中象征:
A. 个人命运
B. 国家繁荣
C. 自然景观
“庸贤起幽谷”的意思是:
A. 庸才与贤才的对比
B. 人才出现在谷底
C. 庸才与贤才的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