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07
原文展示:
先生隐君子,暮齿寄山林。苍鹤齐筋力,清泉漱语音。衣冠犹似俗,心事独非今。归去峨嵋路,千峰何处寻。
白话文翻译:
先生是一位隐居的君子,晚年选择在山林中度过。他的精力如同苍老的鹤,声音如同清泉般清澈。尽管外表穿着如同世俗之人,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是与众不同的。他想要回到峨嵋山的路,但那千峰之中,何处才是他的归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攽(bān),字贡父,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刘敞并称“二刘”。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君子形象,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交织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位隐居山林的君子,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归宿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君子形象。诗中,“苍鹤齐筋力,清泉漱语音”一句,既表现了隐士年老而精力不衰的形象,又通过“清泉漱语音”这一意象,传达出隐士声音的清脆悦耳,如同清泉般纯净。后两句“衣冠犹似俗,心事独非今”,则通过对比隐士外表与内心的差异,强调了隐士内心的超脱和与众不同。最后一句“归去峨嵋路,千峰何处寻”,表达了隐士对精神归宿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通过描绘一位隐居山林的君子形象,强调了内心的超脱和与众不同,以及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苍鹤齐筋力”比喻了什么? A. 隐士年老而精力不衰 B. 隐士声音的清脆悦耳 C. 隐士外表的装束 D. 隐士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诗中的“清泉漱语音”形容了什么? A. 隐士年老而精力不衰 B. 隐士声音的清脆悦耳 C. 隐士外表的装束 D. 隐士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诗中的“归去峨嵋路”象征了什么? A. 隐士年老而精力不衰 B. 隐士声音的清脆悦耳 C. 隐士外表的装束 D. 隐士寻求精神归宿的地方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