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54
原文展示: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秋风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天如水。画楼十二。有个人同倚。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柳树上蝉声嘶鸣,采菱的歌声随着秋风飘扬。晚霞如同发髻般美丽。湖边的山峦横卧,翠色欲滴。卷起西楼的帘幕,雨后凉风拂袖。天空清澈如水。在那十二层的画楼上,有个人与我一同倚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藻,字彦章,宋代文学家,其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漫步湖边,感受自然的变化,同时抒发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湖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诗中“高柳蝉嘶”、“采菱歌断”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声音和景象,而“晚云如髻”、“湖上山横翠”则进一步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晚霞和山峦的美景。后句“帘卷西楼,过雨凉生袂”则转入室内,通过雨后的凉风和清澈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最后“有个人同倚”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湖边的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晚云如髻”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有个人同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忧愁 D. 愤怒
诗中“湖上山横翠”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湖边的山峦横卧,翠色欲滴 B. 湖水波光粼粼 C. 湖边的柳树摇曳 D. 湖上的船只穿梭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