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五音曲 宫引》

时间: 2025-04-27 01:42:57

诗句

八音资始。

君五声。

兴此和乐。

感百精。

优游律吕。

被咸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2:57

原文展示:

八音资始。君五声。兴此和乐。感百精。优游律吕。被咸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音乐的起源和五声音阶的重要性。音乐的兴起使得和谐的乐曲得以奏响,感动了众多的精灵。音乐的律动悠扬,广泛地传播着美妙的音韵。

注释:

  • 八音:指古代中国乐器的种类,包括金、石、丝、竹、匏、革、土、木。
  • 五声:指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 和乐:指和谐的音乐。
  • 百精:泛指各种精灵。
  • 优游:形容音乐的轻松、悠扬。
  • 律吕:指音乐的音律。
  • 咸英:指普遍的美好事物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赋、文名世,尤其以辞赋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音乐、舞蹈的热爱,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

创作背景:沈约创作《五音曲 宫引》时,正值南北朝时期,政治动荡,文化艺术却相对繁荣。诗中强调音乐的和谐与美好,反映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五音曲 宫引》是一首富有音乐美感和哲理的古诗,展示了音乐与自然、生命的深厚联系。诗中以“八音”和“五声”开篇,强调了音乐的多样性和重要性,表现出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是与天地精华相通的。沈约使用了优美的意象与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音乐的节奏感上也显得极为和谐。诗中提到的“感百精”,不仅表达了音乐触动人心的力量,也暗示了音乐的神秘与灵性,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音乐的美感,又富含哲理,展现了沈约在文学与音乐方面的深厚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音资始”:音乐的根本源于八种乐器。
  • “君五声”:君指五声音阶,是音乐的基础。
  • “兴此和乐”:音乐的兴起让和谐的乐曲得以产生。
  • “感百精”:音乐能感动众多精灵和灵性。
  • “优游律吕”:音乐的节奏悠扬而流畅。
  • “被咸英”:音乐的美好传播到各处,普及开来。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音乐感。例如“兴此和乐,感百精”,两个短语结构相似,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音乐的起源、和谐与美好进行展开,体现了对音乐的崇敬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八音:象征音乐的丰富多样性,是文化的象征。
  • 五声:代表音乐的基础,强调结构的重要性。
  • 百精:象征灵性和生命的活力,体现音乐带来的感动。
  • 律吕:象征音乐的法则和韵律,代表着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八音”指的是什么?
    A. 八种乐器
    B. 八种声音
    C. 八种旋律

  2. “君五声”中的“五声”指的是哪五个音?
    A. 宫、商、角、徵、羽
    B. 音、乐、歌、舞、诗
    C. 高、中、低、慢、快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音乐的崇敬与向往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乐府诗集》中的《春江花月夜》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沈约的《五音曲 宫引》更侧重于音乐的描写和哲理,而王之涣则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壮志和豪情。两者在艺术表现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送幼鲲弟北上 烛影摇红 再次虚斋先生梅词韵 烛影摇红 除夕用梦窗元夕微雨韵同声越赋 烛影摇红·绿净湖光 烛影摇红 止翁招集乙盦斋中,率赋 烛影摇红 答杨化民年兄 烛影摇红 上元 烛影摇红 咏泪 烛影摇红 橘镫 烛影摇红 甲寅除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家人 色字旁的字 韬光灭迹 风尘仆仆 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瑕恶 見字旁的字 包含印的成语 幺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爻字旁的字 织素 变天 做张做致 壁立千仞 标奇立异 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河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