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18
客入金奏,宾至县兴。
威仪有则,是降是升。
百辟卿士,元首是承。
左右秩秩,终敬且矜。
彝伦攸序,王猷以凝。
客人来到,金乐奏响,宾客们纷纷到来,气氛热烈。
在威仪之下,地位高低分明,是升迁还是降职。
百官和卿士,都是元首的承载者。
周围的人们,整齐有序,始终保持着敬意和端庄。
礼仪与伦理有序地展开,王者的意图愈发清晰。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竹溪,南朝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骈文见长,作品风格典雅,情感丰富,尤其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沈约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曾任职于南朝的多个重要官职。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是沈约为梁朝皇帝所作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文化风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朝廷盛典和宴会密切相关,表达了对礼仪、秩序和国家治理的关注。
本首诗通过描绘盛典中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庄重的气氛。诗的开头以“客入金奏”引入,营造出一种热烈欢迎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宾客的尊重。在描写威仪时,诗人强调了等级制度的存在,这不仅是对权力的认同,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尊重。接着提到“百辟卿士”,强调了朝廷官员对元首的忠诚与承载责任,表现出一种对领导者的敬仰。
诗中通过“左右秩秩”描绘出宾客和官员们的整齐有序,显示出礼仪的重要性和严谨性。而最后两句“彝伦攸序,王猷以凝”更是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表明礼仪与伦理的有序展开,反映出王者的意图愈发清晰,强调了国家治理的稳固与长久。
通过全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沈约对礼仪、秩序和政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希望通过诗歌传达的理想政治状态。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写照,也是对未来治国理政的期望。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礼仪和官员责任的关注,体现了沈约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客入金奏”中的“金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金色的乐曲
C. 金乐的演奏
D. 金制的乐器
“威仪有则”中“则”是什么意思?
A. 规则
B. 方向
C. 结果
D.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