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时间: 2025-07-27 10:54:57

诗句

君王挺逸趣。

羽斾临崇基。

白云随玉趾。

青霞杂桂旗。

淹留访五药。

顾步伫三芝。

于焉仰镳驾。

岁暮以为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54:57

原文展示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君王挺逸趣。
羽斾临崇基。
白云随玉趾。
青霞杂桂旗。
淹留访五药。
顾步伫三芝。
于焉仰镳驾。
岁暮以为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君王在钟山游玩的优雅情景。君王的逸趣盎然,像羽扇般轻盈自在地临近崇高的山基,白云伴随着他的步伐,青霞和桂树的旗帜交错在一起。他停留在这里,寻访五药(指五味草药),漫步于三芝(指三种灵芝),在这里仰望着车驾,期待着岁末的约定。

注释

  • 君王:指统治者,强调其高贵身份。
  • 挺逸趣:形容君王的风雅情趣。
  • 羽斾: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象征皇权。
  • 崇基:高大的基座或山体,指钟山。
  • :跟随。
  • 玉趾:比喻君王的脚步,形容其高贵和优雅。
  • 青霞:青色的云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
  • 五药:古代传说中的灵草,象征长寿和健康。
  • 三芝:指三种灵芝,象征长生不老。
  • 仰镳驾:仰望王车,表达对君王的崇敬。
  • 岁暮:年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景逸。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擅长诗歌、辞章,曾任文学侍郎、太子中舍人等职。他的诗风清新婉约,注重抒情和意境,是当时文人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创作背景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创作于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相对繁盛的时代。沈约以其优雅的文风,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君主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钟山的场景为背景,展现了君王的风雅与高贵,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如“白云”、“青霞”、“五药”和“三芝”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王者的威仪。

诗的开头“君王挺逸趣”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强调了君主的高雅情趣与非凡气度。接下来的“羽斾临崇基”则通过仪仗的描写,展示出皇权的庄重与威严。随着白云和青霞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皇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在“淹留访五药,顾步伫三芝”中,诗人通过寻访灵药的意象,表达了对长生和健康的追求,暗示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尾的“于焉仰镳驾,岁暮以为期”则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使整首诗在抒情中增添了一丝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王挺逸趣:君王的情趣高雅,展现出一种闲适的风范。
  2. 羽斾临崇基:仪仗随行,君王来到了崇高的山基,显示出他的威仪。
  3. 白云随玉趾:白云像随行的侍卫,映衬着君王的玉趾,增加了诗的优雅感。
  4. 青霞杂桂旗:青霞与桂树的旗帜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5. 淹留访五药:君王在此停留,探访传说中的灵药,象征着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6. 顾步伫三芝:回顾漫步于三种灵芝之间,意象富有内涵,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7. 于焉仰镳驾:在这里仰望君主的车驾,表达对其的尊敬与期盼。
  8. 岁暮以为期:在年末时期待再次见面,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珍惜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云随玉趾”比喻君王的尊贵与气度。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采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君王的崇敬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士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自由与高远,体现自然的美丽。
  • 青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五药:象征健康长寿,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
  • 三芝:象征灵性与长生,反映了古代对仙道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王挺逸趣”中的“逸趣”指的是什么?

    • A. 风雅情趣
    • B. 轻松自在
    • C. 高贵身份
    • D. 其他
  2. “淹留访五药”中的“五药”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
    • C. 权力
    • D. 友情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反思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战争的控诉
    • D. 对爱情的描述

答案

  1. A. 风雅情趣
  2. B. 长生
  3.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夜泊牛津》(李白)
  2. 《早发白帝城》(李白)
  3.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与《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前者更多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而后者则突出君王的风雅与高贵,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南朝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沈约及其作品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姑熟杂咏。天门山 姑熟杂咏。望夫山 姑熟杂咏。丹阳湖 题邹氏寿山图 挽华季充 三答家兄 发富阳夜次严濑 游玉岩 咏帘 题江潮庄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眞恶 花言巧语 残年暮景 歺字旁的字 澌灭无闻 倚偎 龝字旁的字 烛睆 锼閗 麻字旁的字 断简残编 包含挪的词语有哪些 闲言淡语 四点底的字 绞丝旁的字 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挠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