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43:38
送实之倅庐陵二首
刍言当日偶然同,白首家山各固穷。
海内仅存一畏友,人间遂有两愚公。
似闻黄阁登迂叟,且向青原访醉翁。
此士未庆无着处,栖栖十载六治中。
有感于当日的偶然相识,今已各自白头,家乡的境遇各自艰难。
在海内只剩下一个让我畏惧的朋友,而人间却出现了两个愚蠢的公。
听说那位迂腐的老者在黄阁登高,何不去青原山拜访那位醉酒的翁?
可这位朋友在无处安身之际,已经在这里漂泊了十年,经历了六次变故。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隐,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反映社会现实,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深感社会不公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与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传达出诗人对友人与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刍言当日偶然同”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因缘而生的情谊,而“白首家山各固穷”则反映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艰辛。诗中把“畏友”和“愚公”并列,表现出对不同态度的朋友的无奈与失望。紧接着提到“黄阁”和“青原”,传达出一种向往和探索的精神,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旧友的怀念。最后一句“栖栖十载六治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惋惜,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易。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则由怀旧转向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刍言”在诗中意指:
A. 重要的言论
B. 草率的言辞
C. 诗人的心声
“白首家山各固穷”意指:
A. 年纪大了,家乡富裕
B. 年老后,家乡依然贫穷
C. 家乡已不复存在
“栖栖十载六治中”中的“栖栖”表示:
A. 安定
B. 漂泊
C. 忙碌
《登高》与《送实之倅庐陵二首》: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但《登高》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遭遇的悲伤,而《送实之倅庐陵二首》则侧重于对友谊的珍视与社会现状的反思,风格上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带有些许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