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17
送林与桂
曾与元方友,因知季子贤。
乌衣况推笏,黄发询安问,
重瞳览奏篇。此行宜努力,
忠孝几人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林与桂的送别之情。曾经与元方做过朋友,因此知道季子(指季札)是个贤人。提到乌衣巷的背景,感慨推官的身份;而黄发则是询问安危,重瞳则是在阅览奏章。此行希望你能努力,忠孝之人有多少呢?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诗,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个人情感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送别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忠孝精神的思考。
《送林与桂》是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回忆与友人的交往,表达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期望。开篇提到“曾与元方友”,不仅是对友谊的怀念,也暗示了友人之间的相知相惜。接着提到“因知季子贤”,可以看出作者对贤德之人的向往及追求。诗中的“乌衣”与“黄发”则富含历史意蕴,暗喻了士人的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在表达离别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忠孝理念的思考,结尾提到“忠孝几人全”,似乎在感叹现实中能够做到忠孝的人是多么稀少。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思考。刘克庄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深厚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展现了对忠孝美德的思索,表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子”指的是:
A. 季札
B. 季风
C. 季节
“乌衣”在诗中象征着:
A. 战争
B. 士人的理想
C. 财富
诗的结尾提到“忠孝几人全”,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忠孝之人很多
B. 忠孝之人很少
C. 忠孝没有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