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34:36
女子乃知我,明朝变姓名。可怜逃不密,犹迫诏书行。
这位女子竟然认出了我,明天就要改换我的名字。可怜我无法藏身,仍然受到诏书的逼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诏书”,可能暗指古代帝王发布的命令,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表示作者处于一种被迫的状态。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雪窗,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反映社会时事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局动荡和社会变迁,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描写,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对诗人身份的认知以及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诗的开头便点出女子的聪慧,暗示她的敏感与洞察力,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身份的脆弱与危机感。明天将要改名字,意味着诗人可能面临某种迫害或威胁,这种急迫感通过“可怜逃不密”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犹迫诏书行”中,传达出一种被命运牵引、无法自主的无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对他施加压力,令他难以逃避。
诗中不仅蕴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历史的深沉与沉重。刘克庄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女性情感的细腻观察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表现了对身份、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女子乃知我”中的“女子”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爱人
C. 诗人所知的女性
D. 诗人的敌人
“明朝变姓名”中的“明朝”指的是:
A. 明天
B. 明朝朝代
C. 明亮的早晨
D. 明白的名字
诗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失去财富
B. 身份危机
C. 爱情问题
D. 友情的背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具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的诗则更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