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和效颦一首》

时间: 2025-05-04 02:43:04

诗句

未受京师传子真,园池冷落户庭贫。

神仙疑是丹丘子,年纪高于绛县人。

春去似催花送老,岁荒聊喜麦尝新。

晚知嵇阮非酣畅,名与杯中物孰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3:04

原文展示:

未受京师传子真,园池冷落户庭贫。
神仙疑是丹丘子,年纪高于绛县人。
春去似催花送老,岁荒聊喜麦尝新。
晚知嵇阮非酣畅,名与杯中物孰亲。

白话文翻译:

未曾得到京师的真正传授,园子和池塘都显得冷清,家境也贫困。
神仙看我似乎是丹丘子,年纪却比绛县的人还要大。
春天过去似乎催促着花朵的衰老,荒年的岁月中倒是可以喜悦地尝尝新麦。
到了晚年才知道嵇阮的酒兴并不是真正的畅快,名声和杯中的酒相比,哪个更亲近呢?

注释:

  • 京师:指的是京城,这里特指北方的都城,即北京。
  • 传子真:传授真正的道理或学问。
  • 丹丘子:传说中的神仙,常与长生、道教联系在一起。
  • 绛县:古代地方,指的是山西省绛县,著名的文学家嵇康、阮籍的故乡。
  • 麦尝新:指的是尝试新收成的麦子,寓意生活的艰辛中也有小确幸。
  • 嵇阮:指嵇康和阮籍,二人都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常以酒会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半山,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词多反映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的关怀,风格清新而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经济困难的时期,作者以个人感受为基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名利的淡然。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自和效颦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生态度的作品。诗中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幽居生活,结合对时局的敏感与个人情感的反思,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未受京师传子真,园池冷落户庭贫”直接点出个人境遇的艰难,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无奈追求。接着“神仙疑是丹丘子”一句,运用典故描绘了作者在社会中的边缘状态,虽然外界将其视为高人,实际上却是孤独的求道者。

“春去似催花送老,岁荒聊喜麦尝新”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相结合。春天的离去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生命的无情催促,然而在荒年中“麦尝新”却又是一种小确幸,体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结尾“晚知嵇阮非酣畅,名与杯中物孰亲”则是对名利的深刻反思,酒虽美味,但与名声相比,真正亲近的却是酒中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意蕴深厚,既有对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与深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未受京师传子真:未曾在京城得到真正的教导,暗示了对知识和能力的渴求。
    • 园池冷落户庭贫:描绘了作者生活环境的凄凉,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
    • 神仙疑是丹丘子:以神仙自喻,表明自己在外界眼中的地位与内心的孤独。
    • 年纪高于绛县人:自我谦卑,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间的感慨。
    • 春去似催花送老:春天的流逝象征着生命的衰老,生动形象。
    • 岁荒聊喜麦尝新:在困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 晚知嵇阮非酣畅:晚年才明白名声与酒的关系,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 名与杯中物孰亲:反思名利的虚无,与身边的真实情感相比,哪个更重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春天与花朵,强调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神仙疑是丹丘子,年纪高于绛县人”,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春去似催,赋予春天以情感,增强读者的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名利的淡泊,强调在困境中仍要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 园池: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清贫,反映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神仙:代表着理想与追求,同时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
  • 春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暗含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感。
  • :代表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虽然荒年,却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师”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北京
    • C. 成都
    • D. 西安
  2. “神仙疑是丹丘子”中“丹丘子”代表了什么?

    • A. 诗人
    • B. 神仙
    • C. 田园生活
    • D. 贫困
  3. “春去似催花送老”中,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D. 对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作品,刘克庄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洒脱的个性,反映出不同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三 和曾守东郊赏梅兼送范子芬 陪宣抚置酒南楼 独步南园寄子忱 持节回呈王枢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一 和程进道见贻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南园有怀 游庐山道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肤不生毛 音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土库曼斯坦 岭结尾的成语 貝字旁的字 福由心造 包含领的成语 动口 丶字旁的字 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豪情壮志 感戴莫名 草蛇灰线 一官半职 武断专横 怒发冲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