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2:37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不向莺边系宝鞍,海门东畔把鱼竿。
无蒲萄酒博太守,有竹枝歌传小蛮。
到处名山留屐齿,看来元气在毫端。
绣娃辛苦描新样,肯信春风放牡丹。
白话文翻译:
不在黄莺旁系上华美的马鞍,在海门东边垂钓。
没有葡萄美酒来招待县太守,却有竹枝曲传给小蛮女。
处处名山留有鞋印,看来创作的灵气在笔尖。
绣女辛苦描绘新的样式,难道她会相信春风能使牡丹盛开?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晚号大愚,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深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刘克庄在诗词中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生动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一幅优雅而又宁静的画面,诗人不愿追逐繁华的生活,而是选择在海门东边钓鱼,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超脱。接着,诗人提到“无蒲萄酒博太守”,暗示了对权贵生活的不屑与对民间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味的重视。
后两句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感悟,提及“名山留屐齿”,象征着他对名山大川的追求与眷恋,表明他在游历中获得的灵感与创作的源泉。而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辛勤劳动的绣女,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暗示春天的到来与美丽的花朵盛开,表达了对希望与美好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刘克庄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思考,体现了他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感的重要性,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创作的热爱,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竹枝歌”是什么?
诗人选择在海边钓鱼,象征着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