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19:20
诗词名称: 夏夜江楼会别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
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间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不愿意与友人分别十天,恳请友人留在身边。雨后的江面上明月高悬,正是醉卧在竹间楼阁的好时光。
注释:
- 不作: 不要。
- 十日别: 指分别长达十天。
- 烦君: 令人烦恼的意思,此处指恳请友人。
- 相留: 留下、停留。
- 雨馀: 雨后。
- 江上月: 江面上的月亮。
- 好醉: 值得醉酒、尽情享受的意思。
- 竹间楼: 竹林间的小楼。
典故解析:
- 江楼: 古代文人常在江边楼阁中吟诗作对,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江上月: 在古诗中,月亮常常象征着思念和离别,给人以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是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常展示出对友人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夏夜江楼会别》创作于一个夏夜,诗人在江边的楼阁中与友人相聚,感受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这样的环境使得离别的情绪愈发浓烈,诗人希望延长与友人的相聚时光。
诗歌鉴赏:
《夏夜江楼会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我不想与你分别十日”引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与请求,语言简练却情感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江边的美丽景色,通过“雨馀江上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江面上,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神秘的色彩。而“好醉竹间楼”则是诗人对饮酒作乐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留恋。在整体上,诗歌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短暂时光的感慨,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雅致与情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作十日别: 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友人分别太久的心情,渴望延长相聚的时光。
- 烦君此相留: 诗人向友人发出请求,希望友人能多留一会儿。
- 雨馀江上月: 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新的夜晚,月光照耀在江面上,画面美丽动人。
- 好醉竹间楼: 诗人想要在竹林间的楼阁中尽情享受,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雨馀”和“江上月”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月”象征思念,“竹间楼”则代表文人雅士的居所,结合形成了清幽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示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表达了人在面对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不舍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 象征流动的时间与人生,承载着诗人的思绪与感情。
- 月: 代表思念与离别,常常使人产生孤独的情感。
- 竹: 表示高雅与清凉的环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日别”指的是多长时间的分别?
-
诗人希望与友人在哪里共度美好时光?
-
“雨馀江上月”这一句中,雨后的环境给人带来怎样的情感?
答案:
- B) 十天
- B) 竹间楼
- B) 清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 同样涉及到月光与饮酒,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洒脱,而戴叔伦则更多地集中在对友人的情感上。
- 杜甫《登高》: 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抒发,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