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馀干姚三锡书钞》

时间: 2025-05-03 01:07:12

诗句

顷传汤序心倾挹,兹得姚钞手阖开。

朱子所疑非孔传,汉儒之罪甚秦灰。

时清纵未经筵召,岁晚宁无掌故来。

揽辔远臣惭力薄,不能为国论遗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07:12

原文展示:

题馀干姚三锡书钞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顷传汤序心倾挹,
兹得姚钞手阖开。
朱子所疑非孔传,
汉儒之罪甚秦灰。
时清纵未经筵召,
岁晚宁无掌故来。
揽辔远臣惭力薄,
不能为国论遗材。

白话文翻译:

最近我读到汤序,心中感慨万千,
今天得到了姚三锡的手稿,心里倍感欣喜。
朱子所怀疑的并非孔子的传承,
汉代儒生的过错更甚于秦朝的灰烬。
当今的清明之世虽未曾盛筵招待我,
而到了年末又怎能不怀念往事呢?
我揽住缰绳,远离朝臣,感到羞愧自己无能,
无法为国家论述远大的材质。

注释:

  • 汤序:指的是《汤问》中关于汤王的事迹,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
  • 姚钞:姚三锡的书法或文稿,代表了对文人作品的珍视。
  • 朱子:指的是朱熹,他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对后代影响深远。
  • 汉儒与秦灰:意指汉代的儒生所犯的错误,形象地比作秦朝的灰烬。
  • 清纵:指当时清明的政治状态。
  • 揽辔:指揽住马缰,意在表明作者对自己身份的重新审视和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子舜,号长洲,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与文赋。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儒家经典的重新审视与反思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自省。

诗歌鉴赏:

《题馀干姚三锡书钞》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感慨的诗。诗中,刘克庄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追忆,表达了自己对当代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与对比。开头两句,诗人提到汤序,表明他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文人作品的尊重,特别是姚三锡的书法,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批评了朱熹对孔子传承的疑虑,并指出汉代儒生的错误比起秦朝的历史错误更为严重,显示出他对儒家文化的忠诚与对其历史的批判。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清明之世,却感到无能为力的惆怅,无法为国家贡献力量,表现出一种士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深邃,情感真挚,展现了刘克庄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身角色的反思与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顷传汤序心倾挹:最近读到汤序,心中感慨万千,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
  2. 兹得姚钞手阖开:得到了姚三锡的手稿,心里倍感欣喜,表现出对文人作品的珍视。
  3. 朱子所疑非孔传:指朱熹对孔子传承的质疑,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4. 汉儒之罪甚秦灰:汉代儒生的错误比秦朝的历史更为严重,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批判。
  5. 时清纵未经筵召:当今虽未曾盛筵招待我,表现出对自身地位的自省。
  6. 岁晚宁无掌故来:年末时分,难免怀念往事,显示出对历史的追忆。
  7. 揽辔远臣惭力薄:揽住缰绳,远离朝臣,感到无能为力,表现出士人的无奈。
  8. 不能为国论遗材:无法为国家贡献力量,表达出对社会责任的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儒的错误比作“秦灰”,生动形象。
  • 对偶:诗中多处使用对偶句式,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
  • 反复:通过反复强调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刘克庄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自省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汤序:象征历史的深刻与文化的传承。
  • 姚钞:代表着文人的价值与文化的延续。
  • 朱子与孔传:体现出对传统的反思与批判。
  • 清明之世: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环境与士人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题馀干姚三锡书钞》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姚钞”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作品
    • B. 历史文献
    • C. 风景画
    • D. 小说
  3. 诗中“汉儒之罪甚秦灰”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汉代儒生的错误比秦代历史更严重
    • B. 秦代的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 C. 汉代儒生的成就不可否认
    •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 王勃
  • 《登高》 杜甫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滕王阁序》:同样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但更强调了壮丽的景色与豪迈的情怀。
  • 《登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壮志难酬的忧伤,情感基调与刘克庄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文学名篇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总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昨日 如梦令 如梦令 戊子七夕 如梦令 其四 弄花香满衣 如梦令 自题小照 如梦令 寄怀伯唐 如梦令 赠京兆权先生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鼠尾 收离纠散 凵字底的字 一钱不名 变色易容 彰善瘅恶 广字头的字 萧三 包含迤的词语有哪些 报仇雪耻 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次之位 苏武牧羊 心字底的字 鹿字旁的字 缺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