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时间: 2025-07-12 13:02:11

诗句

掇英可以忘忧,采薇可以求仁。

忙杀遮西日客,愧死攫白昼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02:11

原文展示:

掇英可以忘忧,采薇可以求仁。忙杀遮西日客,愧死攫白昼人。

白话文翻译:

采摘花蕊可以忘却烦恼,采集薇菜可以追求仁德。忙得连西边的日落都不顾,愧疚得让白天的行人都感到羞愧。

注释:

  • 掇英:掇,摘取;英,花蕊。指摘取花蕊。
  • 采薇:薇,野菜,古人常用作食物,寓意追求简单的生活。
  • 忙杀:非常忙碌;“杀”在这里表示程度加强。
  • 遮西日客:指西边日落的客人,隐喻夕阳的到来,象征时间的流逝。
  • 愧死:非常感到羞愧,强调心中愧疚的情感。
  • 攫白昼人:攫,抓取;白昼人,指在白天忙碌的人们。形容自己因忙碌而感到愧疚。

典故解析:

诗中“采薇”出自《诗经·小雅》,是古代文人所推崇的追求简单、纯朴生活的象征。诗人通过采薇和掇英的意象,反映出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省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笔力遒劲著称,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多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闲适的竹溪之畔,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诗人试图通过自然的宁静来忘却内心的忧愁。

诗歌鉴赏: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掇英可以忘忧,采薇可以求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烦恼的遗忘与对仁德的追求。诗人将个人的心境与自然的和谐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转而反思自身在忙碌生活中的迷失,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白昼人群的愧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所体现的情感既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构成了诗歌深邃的内涵和情感的复杂性。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塑造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掇英可以忘忧”:采摘花蕊能够让人忘却忧愁,暗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采薇可以求仁”:采集薇菜是一种追求仁德的表达,体现了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 “忙杀遮西日客”:形容自己忙于世事,连西边的日落都顾不上,表现出生活的匆忙。
    • “愧死攫白昼人”:对忙碌生活的反思,内心的愧疚感与对周围人们的比较,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通过“掇英”与“忙杀”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拟人:将日落与人群拟人化,营造出生活的紧迫感和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忙碌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意义的追问。

意象分析:

  • 掇英:象征着追求美好和自然的心境。
  • 采薇:代表着简单与纯粹的生活态度,隐含着对仁德的追求。
  • 西日: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白昼人:指代忙碌的世俗生活,反映出人与时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掇英”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忘却烦恼
    B. 追求财富
    C. 争名逐利

  2. 诗中提到的“采薇”象征什么? A. 忍耐
    B. 仁德
    C. 忘忧

  3. “忙杀遮西日客”中,西日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美景
    C. 现实生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王维:刘克庄的诗多反映对现实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在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趋向轻松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详细介绍宋代诗歌及其特点。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诗经》:了解“采薇”的来源与文化意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梅闺怨 题凤山古寨 梅 其一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其四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其一 迩来 游查山 还桑泽卿兰亭考二首 次朋山郑管辖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偏爱 万里无云 肤浅末学 卤字旁的字 云珠 盟书 包含砸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青华仙真 丸泥封关 濡染 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口相应 画地而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