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01
梅 其一
作者: 韩淲 〔宋代〕
雨边烟际总凄凄,已对灵山更玉溪。
尽日凝情临野渡,几回乘兴步荒蹊。
点红嫩蕊休攀折,带白新花费品题。
多少岁寒孤绝处,空斋终夜听猿啼。
在雨边烟雾缭绕的地方,总是显得凄凉,已经对着灵山和那更美的玉溪。
整天凝神静思,驻足于乡间的小渡口,几次兴致勃勃地走在荒凉的小路上。
点缀的红色嫩蕊不要随意攀折,白色的新花也要细心品评。
多少个岁寒孤寂的地方,空荡荡的书斋里整夜听着猿声啼叫。
作者介绍:韩淲,字惟岳,号竹隐,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感情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面临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其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梅 其一》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雨中的梅花以及诗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以“雨边烟际总凄凄”引入,直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雨水与烟雾交融,仿佛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提到“灵山”和“玉溪”,这些自然景物不仅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思索。
“尽日凝情临野渡,几回乘兴步荒蹊”一句,描绘了一幅诗人整日沉浸在思考与行走中的画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而后两句“点红嫩蕊休攀折,带白新花费品题”,则传达出珍惜自然之美、珍惜生命的哲理,提醒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
最后两句“多少岁寒孤绝处,空斋终夜听猿啼”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岁月让他在空荡的书斋中感到无比孤寂,耳边的猿啼似乎在诉说着他的心声,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什么?
A. 高山
B. 江河
C. 城市
D. 草原
诗人为什么要“点红嫩蕊休攀折”?
A. 因为他喜欢花
B. 因为他希望珍惜自然
C. 因为他想送花给朋友
D. 因为他厌倦了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