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梅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1:00:01

诗句

雨边烟际总凄凄,已对灵山更玉溪。

尽日凝情临野渡,几回乘兴步荒蹊。

点红嫩蕊休攀折,带白新花费品题。

多少岁寒孤绝处,空斋终夜听猿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0:01

原文展示:

梅 其一
作者: 韩淲 〔宋代〕

雨边烟际总凄凄,已对灵山更玉溪。
尽日凝情临野渡,几回乘兴步荒蹊。
点红嫩蕊休攀折,带白新花费品题。
多少岁寒孤绝处,空斋终夜听猿啼。

白话文翻译:

在雨边烟雾缭绕的地方,总是显得凄凉,已经对着灵山和那更美的玉溪。
整天凝神静思,驻足于乡间的小渡口,几次兴致勃勃地走在荒凉的小路上。
点缀的红色嫩蕊不要随意攀折,白色的新花也要细心品评。
多少个岁寒孤寂的地方,空荡荡的书斋里整夜听着猿声啼叫。

注释:

  • 凄凄:凄凉、悲伤的样子。
  • 灵山:指的是名山,代指高山,给人以灵秀之感。
  • 玉溪:可能指的是美丽的溪流,象征着清秀的自然风景。
  • 凝情:凝聚情感,静心思考。
  • 野渡:乡间的小渡口。
  • 荒蹊:荒凉的小路。
  • 点红嫩蕊:鲜艳的红色花蕊。
  • 岁寒孤绝处:意指在寒冷孤独的环境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淲,字惟岳,号竹隐,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感情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面临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其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梅 其一》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春雨中的梅花以及诗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以“雨边烟际总凄凄”引入,直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雨水与烟雾交融,仿佛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提到“灵山”和“玉溪”,这些自然景物不仅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思索。

“尽日凝情临野渡,几回乘兴步荒蹊”一句,描绘了一幅诗人整日沉浸在思考与行走中的画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而后两句“点红嫩蕊休攀折,带白新花费品题”,则传达出珍惜自然之美、珍惜生命的哲理,提醒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

最后两句“多少岁寒孤绝处,空斋终夜听猿啼”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情感推向高潮,寒冷的岁月让他在空荡的书斋中感到无比孤寂,耳边的猿啼似乎在诉说着他的心声,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雨中的凄凉景象,设置了整个诗的情感基调。
    • 第二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沉迷与思索,体现出他的审美情趣。
    • 第三联通过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 第四联则总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点红嫩蕊”与“带白新花”,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使得诗的意象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梅花、春雨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在寒冷的季节中绽放,代表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 :象征着洗涤与思考,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凄凉的氛围。
  • 猿啼:代表孤寂与悲伤,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什么? A. 高山
    B. 江河
    C. 城市
    D. 草原

  2. 诗人为什么要“点红嫩蕊休攀折”? A. 因为他喜欢花
    B. 因为他希望珍惜自然
    C. 因为他想送花给朋友
    D. 因为他厌倦了花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韩淲的《梅 其一》与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前者更加强调孤独与思索,后者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品格。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柳梢青 柳梢青 柳梢青·清山浮碧 柳梢青 其五 金锁烟卷 柳梢青 柳梢青 次韵奉和静茶公 柳梢青 泥美人 柳梢青 柳梢青 柳梢青 听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鸡犬不安 瓜皮搭李皮 单人旁的字 挨家挨户 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合盘托出 照灼 混开头的成语 前所未知 高字旁的字 邦家之光 父字头的字 县鹑 工字旁的字 神安气定 八纪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