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崇受之赠苏斋写明人诗 其二》

时间: 2025-05-22 08:19:23

诗句

淋雨兼旬万户穷,杜陵无屋破秋风。

曝书未了苔生箧,忍亵君家贯月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19:23

原文展示:

淋雨兼旬万户穷,
杜陵无屋破秋风。
曝书未了苔生箧,
忍亵君家贯月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雨中度过了十天,家家户户都陷入了困境;杜陵地区没有房子,秋风萧瑟。书本晒还没完成,箱子里已经长出了青苔;我忍不住想要打扰你家那穿过月亮的彩虹。

注释:

  1. 淋雨:在雨中。
  2. 兼旬:连续十天。
  3. 万户穷:千家万户都陷入困苦。
  4. 杜陵:指的是杜甫的故乡,象征穷困潦倒。
  5. 无屋:没有房屋可避风。
  6. 曝书:把书本晒出来。
  7. 苔生箧:箱子里生了青苔,象征潮湿、无人问津。
  8. 忍亵:忍不住想要打扰。
  9. 贯月虹:穿过月亮的彩虹,象征美好而遥不可及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同和(1845-1906),清代诗人,字敬之,号兰亭,晚号石荫,生于江苏。其诗风受王维、李白影响,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末,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困境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淋雨和困苦为开篇,描绘了诗人身处艰难环境的状态。前两句通过“淋雨”和“万户穷”的对比,展示了社会的普遍困境,突显出秋风的萧条与人们的无奈。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用“曝书未了苔生箧”描绘了书本的潮湿与无人问津,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识的渴望。最后一句“忍亵君家贯月虹”则以“月虹”作为美好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尽管处境艰难,但心中仍怀有希望。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充满了清代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淋雨兼旬万户穷:身处雨中,感受到千家万户的困苦,凸显社会的艰难。
  • 杜陵无屋破秋风:杜陵地区没有避风的房屋,象征着荒凉与绝望。
  • 曝书未了苔生箧:书本还未晒干,箱子里却长满了青苔,表明生活的潮湿与压抑。
  • 忍亵君家贯月虹:对朋友的家产生了打扰的冲动,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淋雨兼旬”与“杜陵无屋”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雨、秋风、青苔、月虹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传达出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揭示了生活的困苦与诗人对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悲观而又不失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困境与苦难。
  • 秋风:代表凋零和冷寂。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被遗忘。
  • 月虹:象征理想与美好,虽然遥不可及但依然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户穷”指的是: A. 人们富裕
    B. 家家户户困苦
    C. 诗人有很多朋友
    答案:B

  2. “曝书未了苔生箧”的意思是: A. 书本已经干了
    B. 箱子里长了青苔
    C. 书本被雨淋湿
    答案:B

  3. 诗中的“月虹”象征: A. 真实
    B. 理想与美好
    C. 绝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翁同和的诗更具个人情感,杜甫则更多展现历史背景下的苦难与坚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其一 浪淘沙令 念奴娇 冰澌 简寂观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三 挽文魁母齐魏国夫人三首 其一 挽李行甫 夜闻风声归思浩然 挽唐如晦二首 其二 鹧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绯的词语有哪些 囊琴 龝字旁的字 民变蜂起 揎拳攞袖 开怀畅饮 兵贵先声 丿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嗒焉若丧 诞章 心字底的字 奸状 鼻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千钧重负 索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