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0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00:41
原文展示:
挽李行甫 邓剡 〔宋代〕
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 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 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 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
白话文翻译:
如果一生都像马少游那样淡泊名利,就不会为了封侯而在家乡争斗。 怎么会因为儿辈的事情而断送自己的志向,谁还会记得我平生醉酒时的豪情? 年老之后,哪里还知道尧时代的土地之力,乱世之中,才初次体会到楚地的忧愁。 新坟似乎与欧阳修的墓地相近,也许在夜月之下,我能穿着衣冠去游历。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邓剡在乱世中对友人李行甫的挽歌,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马少游的典故和对友人李行甫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坚守志向的赞赏。诗中“肯缘儿辈断屐齿”一句,深刻揭示了在乱世中保持个人志向的艰难。而“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则抒发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淡泊名利、坚守志向的赞赏,以及对乱世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马少游”是指: A. 东汉时期的人物 B. 宋代诗人 C. 唐代文学家 D. 明代画家
“肯缘儿辈断屐齿”中的“屐齿”比喻: A. 鞋底 B. 志向或事业 C. 醉酒 D. 乱世
诗中“老去焉知尧壤力”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古代盛世 B. 乱世 C. 个人命运 D. 文化传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