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画二首》

时间: 2025-05-07 19:35:04

诗句

绝顶风吹酒,中流浪骇舟。

参军颠落帽,处士悔科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5:04

原文展示

题画二首
绝顶风吹酒,中流浪骇舟。
参军颠落帽,处士悔科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高山之顶,狂风呼啸之际,人们畅饮美酒的场景;在河流的中央,船只在惊涛骇浪中颠簸。身为参军的人因风大而帽子被吹落,隐士因遭遇科举失利而内心懊悔。

注释

  • 绝顶:指高山的顶峰。
  • 风吹酒:指在强风中喝酒,象征豪放。
  • 中流:指河流的中央。
  • 浪骇舟:指巨浪使船颠簸不安。
  • 参军:古代指参与军队的人员。
  • 颠落帽:帽子被风吹落,象征失态或窘迫。
  • 处士:指未仕官的人,隐士。
  • 悔科头:因为科举失利而感到懊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德裕,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豪放、壮丽见称,兼具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刘克庄在特定场景下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命运起伏的思考。风吹酒、浪骇舟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展现了人在不同境遇中的情感与心态。首句“绝顶风吹酒”描绘了一种豪放的气氛,代表着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而“中流浪骇舟”则突出了一种不安与动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在这样的对比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知,也抒发了对人生的哲思。

“参军颠落帽”与“处士悔科头”则进一步深化了人生的苦乐交织。前者表现了在外界压力下的无奈,后者则是对内心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反思。诗人在描绘这些情景时,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得情感更加丰富,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绝顶风吹酒:在高处喝酒,感受到强风的肆虐,象征着一种豪情与放纵。
    • 中流浪骇舟:在河流中,船只在巨浪中颠簸,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不安。
    • 参军颠落帽:军人因风大帽子被吹落,表现出一种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
    • 处士悔科头:隐士因未能中科举而后悔,表达了对理想未实现的懊悔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现象(风、浪)来映射人的内心情感,赋予诗歌更深的哲理。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人生的波折与无常,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绝顶: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代表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 :象征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代表人生的动荡不安。
  • :象征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
  • 帽子:象征身份与地位,掉落则暗示失态与无奈。
  • 科举:代表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地位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绝顶风吹酒”中的“绝顶”指的是: A. 高峰
    B. 底部
    C. 中间
    D. 山脚

  2. 诗中“参军颠落帽”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无奈
    C. 自信
    D. 平静

  3. “处士悔科头”中的“科”指的是: A. 科技
    B. 科举
    C. 科学
    D. 科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题画二首》和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豪情。李白通过饮酒表现人生的豪放,而刘克庄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遭遇的对比,展现更为复杂的情感。两者都强调对人生的感悟,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示顺生四首 其四 示顺生四首 其三 示顺生四首 其二 示顺生四首 其一 拟古九首 其八 拟古九首 其七 拟古九首 其六 拟古九首 其五 拟古九首 其四 拟古九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参天贰地 廾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视如土芥 天麟 襟裾马牛 命硬 无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漫天蔽野 欢感 单耳刀的字 过时黄花 驻在国 长年累月 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