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1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16:22
又榴光啮骨,花气焚肌。红月葬,似当时。人间车下梦,年少白征衣。烟华事,封一匣,不曾窥。青芜野水,天地寒灰。风正刈,夜如帷。家山多薄酒,遥奠请深杯。沧海上,星河下,可曾归?
诗中描绘了一个充满伤感与怀旧的场景:绚烂的石榴花光芒刺骨,花香在肌肤上燃烧;红色的月亮仿佛在葬送那段过去的时光。梦境如同在车下流逝,年少的征衣已然难觅。那些烟火般的往事被封存在匣中,未曾得以窥见。青葱的野水与天地间的寒灰形成对比,风刈起草木,夜幕如帷帐一般笼罩。故乡有许多薄酒,遥远地请来深杯。沧海之上,星河之下,我是否还能归去?
添雪斋,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多以抒情、怀古为主,风格清新而又充满哲思。
《三奠子》创作于现代,反映了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时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古典形式表达对过往美好岁月的追忆。
《三奠子》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关于时间与记忆的画面。诗中通过“红月葬”与“青芜野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红色的月亮暗示着激情与遗憾,而青葱的野水则象征着宁静与冷漠,反映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青春的追忆,也有对理想的追索。尤其是在“家山多薄酒,遥奠请深杯”一句中,诗人以酒祭奠青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的结尾“可曾归?”则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美好?
“可曾归?”这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风正刈,夜如帷”中“帷”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