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1:03
十二郎·题寿石公珏庵填词图,用梦窗韵
作者: 李岳瑞 〔清代〕
谢堂倦侣,醉墨黯旧岑苔凝。
怅市鹤琴孤,哀龙笛渺,谁伴鸥波画艇。
倚遍危阑西风悄,坐待得月明钟定。
应水磨老仙霜花,词客尚留人境。
幽兴。兰成赋笔,难寻春镜。
念锦瑟华年,秋衾残泪,慵问沧桑梦影。
雨外镫檠,酒边箫谱,销尽沈腰衣冷。
谁唤起暮雪山阴,一棹雁行催暝。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诗人描绘了一个疲惫的场景,昔日的伴侣已不在,自己在沉醉于墨香和旧日的回忆中。面对空荡的市井,琴音凄凉,笛声渺渺,仿佛无人能伴自己渡过这孤独的时光。倚靠在高阑之上,西风轻抚,等待明月的来临,钟声的敲响。提到老仙人和霜花,似乎是在感慨岁月的流逝与孤独的写照。即使词客依然留在这个人间,内心的幽情却难以抒发。对往昔的美好回忆,如今却难以寻觅,秋夜的泪水让人心生感慨。最后,诗人提到雨中灯火和酒边的箫声,似乎在诉说着心底的冷寂,幽情难以表达。最后一句在山阴的暮雪中,孤舟随雁归,催促着夜的降临。
李岳瑞,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擅长诗词,风格清丽,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写于李岳瑞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在清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诗人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孤寂与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开篇的“谢堂倦侣”便引发了读者对往昔的联想,伴侣的缺失使得生活显得更加孤寂。通过“醉墨黯旧岑苔凝”的描绘,诗人不禁让人感受到那种沉迷于书卷之中,却又无法摆脱现实孤独的滋味。
在描写音韵的部分,“怅市鹤琴孤,哀龙笛渺”,更是将孤独之感推向高潮,琴、笛的音色无不渗透出诗人心中的失落与惆怅。接下来的“倚遍危阑西风悄”,则营造出一种凉意,似乎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生命的渐行渐远。
整首诗在描绘美好与孤独之间的对比中,不断反思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诗中提到的“兰成赋笔”,则表现了创作灵感的稀缺和难以再现的遗憾。最后,诗人以一幅山水图景收尾,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深切体悟与对过往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怀旧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复杂。
诗中“谢堂倦侣”指的是什么?
“兰成赋笔”中的“兰”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