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时间: 2025-07-12 20:35:18

诗句

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

蛙鼓不足听,蚊雷未易驱。

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

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0:35:18

原文展示:

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蛙鼓不足听,蚊雷未易驱。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

白话文翻译:

经过整个夏天的辛勤劳动,一场雨后万物都恢复了生机。蛙鸣虽然不值得听,但蚊子的嗡嗡声却难以驱散。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每年的供给,也是为了完成官方的税收。在林下悠闲地游玩的客人,不妨尽情享受这份愉悦。

注释:

  • 焦劳:指辛勤劳动。
  • 九夏:指整个夏季。
  • 苏:恢复生机。
  • 蛙鼓:蛙鸣,比喻蛙声如鼓。
  • 蚊雷:比喻蚊子的嗡嗡声如雷。
  • 仰岁给:依赖每年的供给。
  • 了官输:完成官方的税收。
  • 林下闲游客:指在林下悠闲游玩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生活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气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夏日,作者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同时联想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责任,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自然界的复苏,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焦劳九夏余,一雨物皆苏”表达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一场雨使得万物复苏,寓意着辛勤劳动后的回报。接下来的“蛙鼓不足听,蚊雷未易驱”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雨后蛙鸣和蚊声,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最后两句“非唯仰岁给,抑亦了官输。林下闲游客,何妨尽自愉”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认为不仅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要完成社会责任,同时也要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焦劳九夏余:经过整个夏天的辛勤劳动。
  2. 一雨物皆苏:一场雨后万物都恢复了生机。
  3. 蛙鼓不足听:蛙鸣虽然不值得听。
  4. 蚊雷未易驱:但蚊子的嗡嗡声却难以驱散。
  5. 非唯仰岁给: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每年的供给。
  6. 抑亦了官输:也是为了完成官方的税收。
  7. 林下闲游客:在林下悠闲地游玩的客人。
  8. 何妨尽自愉:不妨尽情享受这份愉悦。

修辞手法:

  • 比喻:“蛙鼓”和“蚊雷”都是比喻,分别比喻蛙鸣和蚊声。
  • 对仗:“焦劳九夏余”与“一雨物皆苏”形成对仗,强调雨后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态度,认为在满足基本需求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享受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蛙鼓:蛙鸣的比喻,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
  • 蚊雷:蚊声的比喻,形象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蛙鼓”和“蚊雷”分别比喻什么? A. 蛙鸣和蚊声 B. 鼓声和雷声 C. 蛙和蚊子 D. 鼓和雷 答案:A

  2.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只关注生活需求 B. 只关注社会责任 C. 既要满足生活需求,也要完成社会责任,同时享受生活 D. 只享受生活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邵雍的这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隐真宫 题洪景伯分绣阁 留题授上人曲肱斋 南都二首 其一 赠别杨元素 太和杂题二首 其一 谒志公塔作二首 谒志公塔作二首 南都二首 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雍雍 沉滓泛起 同流合污 尢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醉妆词 香字旁的字 傍观者清 川字旁的字 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牧马 包含村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名信 咏风嘲月 迕辱 反掖之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