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2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4:11
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作者: 李维桢 〔明代〕
径僻山深事事幽,
尘情如洗坐夷犹。
相看菡萏千花色,
不受梧桐一叶秋。
带雨香从衣上惹,
凌波影入酒中浮。
宜人少女风微扇,
无数红裙荡小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中环境,作者在立秋时节来到九龙沟观赏莲花。山路偏僻,周围一片宁静,尘世的烦恼仿佛都被洗净了。作者与菡萏花相对,看到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心中却不觉得秋天的萧瑟,因为梧桐树上只落下了一片叶子。雨水的芬芳轻轻从衣服上飘来,仿佛莲花的影子在酒中浮动。微风中,年轻的女子轻轻扇动着风扇,数不清的红裙在小舟上荡漾。
李维桢(约1550年-1620年),字文华,号云岫,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物诗。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哲思,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秋季,正值莲花盛开之时,诗人借助对莲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以九龙沟的莲花为主题,展现了秋天的独特意境。诗人通过“径僻山深”和“尘情如洗”这两句,塑造了一个幽静的环境,给人以宁静、远离尘嚣的感觉。莲花的美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看菡萏千花色”不仅描绘了莲花的丰富色彩,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融入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带着雨水的香气轻轻拂过,仿佛让人沉醉其中,而“凌波影入酒中浮”则将自然与人情交融,寓意深远。最后以“宜人少女风微扇”收束,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细腻,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有生活情趣的展现,充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艺术追求与精神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通过莲花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超然物外、恬淡生活的向往。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纯洁无瑕的象征,常与高尚的品德相联系。而秋天则引发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诗中“菡萏”指的是哪种植物?
A. 荷花
B. 玫瑰
C. 丁香
D. 菊花
“尘情如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状态?
A. 忧郁
B. 轻松愉悦
C. 愤怒
D. 失落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小舟上的少女
B. 雨中漫步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雪景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其意境虽不同于李维桢的柔美,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