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上阳春/蓦山溪》

时间: 2025-04-25 05:18:57

诗句

疏梅点白,漏泄先春信。

律欲变黄锺,但两日、一阳月尽。

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

琴堂拟步,早发梅仙轫。

台阁待风生,想咫尺、天颜已近。

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还未定,祝千春,看子孙昌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18:57

原文展示:

疏梅点白,漏泄先春信。
律欲变黄锺,但两日一阳月尽。
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
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
琴堂拟步,早发梅仙轫。
台阁待风生,想咫尺天颜已近。
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
还未定,祝千春,看子孙昌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初春时节,梅花点缀着白色,传递着春天的消息。律诗即将转为春天的乐章,但仅仅经过了两天,阳光和月亮就已渐渐消逝。龙头的望族,声势雄厚,家声显赫;窗下的事业和月中梅枝,展现了书名和姓氏的辉煌。琴堂中打算出发,早早乘坐梅仙的车子。台阁上等待着风的到来,想象着那遥远的天颜已近在咫尺。壮年的行者未老,却已成为白发的公子;一切尚未确定,但我祝愿你千春永驻,子孙昌盛。

注释:

  • 疏梅:稀疏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黄锺:古代乐曲的一种,象征春天的音乐。
  • 龙头望族:比喻显赫的家族,象征着荣耀和传统。
  • 雁塔:指的是大雁塔,寓意著名的书名和世家。
  • 梅仙轧:梅花仙子的车子,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黑头公:指的是白发的老者,象征着年纪的增长。
  • 千春:愿祝长寿,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宋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许多诗词作品流传至今,诗人们常常追求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初春,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人在春日的气息中,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开头的“疏梅点白”展现了梅花的初绽,仿佛是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临。接着,诗人以“律欲变黄锺”引出了春天的音乐,暗示着万物复苏,生命的活力。诗中提到的“龙头望族”与“窗下业”,不仅展示了繁荣的家族和事业,也映照出诗人对家族荣光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祝愿。“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后代的殷切期待。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人们的内心世界与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在清新意境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疏梅点白:梅花稀疏而白,暗示春天的气息。
  2. 漏泄先春信:梅花传递着春天到来的消息。
  3. 律欲变黄锺:春天的乐律即将发生变化。
  4. 但两日一阳月尽:短短两天,阳光与月光的光辉渐渐消逝。
  5. 龙头望族:显赫的家族,自然有其振奋的家声。
  6. 窗下业,月中枝,雁塔书名姓:窗下的事业与月中的梅枝,象征着名声与荣耀。
  7. 琴堂拟步:准备在琴堂中出发。
  8. 早发梅仙轧:早早乘坐梅仙的车,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9. 台阁待风生:在台阁上等待春风的到来。
  10. 想咫尺天颜已近:想象着那远方的美好已近在眼前。
  11. 壮行未老,便作黑头公:壮年未老,却已成为白发的老者。
  12. 还未定,祝千春:未来尚未确定,但愿你长寿。
  13. 看子孙昌盛:希望后代能够繁荣昌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疏梅”比喻春天的来临。
  • 拟人:梅仙的车子,赋予了梅花生命。
  • 对仗:如“龙头望族,挺挺振家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家族荣光的追求与对后代的祝福,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春天与生机。
  • 龙头望族:代表显赫的家族与历史传承。
  • 琴堂: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与追求。
  • 台阁:象征高雅的生活环境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疏梅”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2. “龙头望族”指的是: A. 普通家庭
    B. 显赫家族
    C. 贫穷家庭
    D. 道德败坏之家

  3. 诗人对未来的愿望是: A. 希望自己长寿
    B. 希望子孙昌盛
    C. 希望事业成功
    D. 希望旅行顺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比较《上阳春》与《春晓》,两者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上阳春》更注重于家族与未来的展望,《春晓》则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词》

相关查询

湘月 山塘秋集分题得坏塔 湘月 天平山上白云亭酌泉晚眺,欲寻远公石屋不果,归路看红叶泊鹭飞浜作。 湘月 题长沙郑淑荃女史云璈阁诗草 湘月 早梅 湘月·泗英为吴孚威建蓬莱阁于南川三泉公园嘱题 湘月 岫云寺延清阁月夜和息厂,用石帚韵 湘月 读《西湖志》 湘月 送朱石禅归长沙 湘月 梅花 湘月 庚午冬杪,余将北行七芗,以余自署诗舲绘图为别,忽忽两载,搜箧展卷,视同影池之临,心有虚船之触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伤夷折衄 难作于易 赈荒 鼎鼐调和 包含舶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包含宸的词语有哪些 痕翳 故垒 英雄欺人 麥字旁的字 跺子 光华 酉字旁的字 万世不刊 尢字旁的字 包含奕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