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僧文光》

时间: 2025-04-22 15:27:08

诗句

一品山前识,迢迢三十春。

多惭画戟里,重见白云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27:08

原文展示:

送僧文光
一品山前识,
迢迢三十春。
多惭画戟里,
重见白云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在一品山前与你相识的情景,时光已经过去三十个春天。每次见面,我都感到羞愧,仿佛自己身处于权力的象征之中,而你却在那清闲的白云下。

注释:

  • 一品山前:指的是一品山,一种象征高贵的地方,亦可理解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时间漫长。
  • 画戟:一种古代武器,象征权力和地位。
  • 白云人: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人,常用来形容高洁的人物。

典故解析:

  • 白云: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隐逸、清静、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 三十春:指三十年春秋,形容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涧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主张以民为本,政治清明。其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时,范仲淹与文光有过深厚的友情,因缘故分别。此诗写于两人重聚之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伤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送僧文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相识的地点与时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朋友的深切怀念。首句“一品山前识”,既点明了相识的地点,也暗示了友人的地位与身份。接下来的“迢迢三十春”则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突显出岁月的无情与变化,让人感受到对往昔的追忆。

诗中“多惭画戟里”一语,含蓄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反思,似乎在感叹自己在繁华的世俗中感到的惭愧与无奈。而“重见白云人”则把对友人的想念与尊重融合在一起,体现出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折射出人们对友谊、时间和人生的思考,让读者在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品山前识:在一品山前,我们曾经相识。
  2. 迢迢三十春:已经过去了三十个春秋,时间漫长。
  3. 多惭画戟里:在权势的象征面前,我感到惭愧。
  4. 重见白云人:再次见到你这个隐逸高洁的人,感到无比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句式结构工整,形成对仗的美感。
  • 比喻:将“画戟”比作世俗的权力象征,体现出对权力的反思。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时间和友情的感慨,表现了对世俗权力的反思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一品山:象征高贵与理想。
  • 白云:象征清逸与超脱,隐喻高洁的友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画戟”象征什么?

    • A. 武器
    • B. 权力
    • C. 友谊
    • D. 时间
  2. 诗人对“白云人”的态度是?

    • A. 羡慕
    • B. 嫉妒
    • C. 漠视
    • D. 不屑
  3. “迢迢三十春”中“迢迢”意指什么?

    • A. 快速
    • B. 漫长
    • C. 复杂
    • D. 短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与思念,风格更为清新淡泊;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显豪放,表现出对友情的豪情。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时间的流逝,风格各异却意境相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范仲淹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浪淘沙·周晋仙明日新年之作,戏和其韵,兼以自嘲。时甲子除夜大鸡初唱也 浪淘沙 浪淘沙 题《重校〈十三楼吹笛谱}》 浪淘沙·嵩山道偕月子步月夜归 浪淘沙 中秋夜雨 浪淘沙 山居十首 其五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安然无恙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脚不点地 包含幌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江海不逆小流 自字旁的字 起居 飠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虿发 鬼哭天愁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臼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包含榱的词语有哪些 盛坐 惊吪 聘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