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39:16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在嵩山的最高处,偶然有闲客登上来。
回头看那日月的影子,正是得到了天地的真意。
想到这次非同寻常的游览,千年后我也不禁打开衣襟感慨。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常常与道教、佛教文化有关。诗中提到的“日月影”体现了哲学上的时间观念,象征着宇宙间的变化与永恒。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影响深远,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这首诗写于作者登嵩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常常以游山玩水来寄托情感,寻求精神的寄托。
范仲淹的《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十二·中峰》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开头以“嵩高最高处”引入,既展示了嵩山的雄伟,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在“逸客偶登临”中,诗人将自己与他人置于同一境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时间与空间的深刻洞察。日月的影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天地心”则寓意着宇宙的真理,诗人通过这一观看,似乎在说,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自然的法则,感受生命的本质。
最后一句“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珍视与感慨,仿佛在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游玩,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游历自然,感悟生命的真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什么?
“逸客”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诗中“日月影”象征什么?
《山居秋暝》中同样描写了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其意境和感受与范仲淹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内心的淡泊,与范仲淹的豪放洒脱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