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9:52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尺素本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宁的时代,像尧舜时期的风光。你寄来的信件虽然简短,但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庭院里没有什么事情,官吏早早回家,田野里却传来农民们丰收的歌声。石鼎中泡的茶水泛着乳白色,海螺中倒出的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闪烁着红色的光泽。宴席上嘉宾们的兴致尚未消退,月光洒落在秋色之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政治改革和文学成就著称,尤其以《岳阳楼记》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范仲淹与友人李光化的往来书信中,表达了对友人寄情的回应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富足,体现了作者的超脱与雅趣。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宁静的意境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社会图景。开头两句以“万里承平尧舜风”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理想的政治环境,表现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而“使君尺素本空空”则暗示了友人寄来的信件虽短,但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则对比了官吏的早归和农民丰收的欢歌,展示了社会的和谐美好。
诗中通过“石鼎斗茶浮乳白”和“海螺行酒滟波红”描绘出宴席上的雅趣,细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宴会的温馨和乐趣。结尾的“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则在宁静的秋夜中,营造出一种余兴未尽的氛围,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范仲淹对和平时代的珍视和对友谊的重视,体现了他高远的思想境界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尧舜风”指的是什么?
“石鼎斗茶”中的“石鼎”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仲淹的《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范仲淹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