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50
临江仙
夜雨秋魂频断,夕阳孤影空归。
恨深愁浅两难知。
小楼人静后,疏幕月明时。
若道此情谁解,那应空说相思。
最怜幽梦觉来迟。
残灯留冷焰,还照泪双垂。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秋夜,细雨纷纷,令人感到心灵的断裂与无奈。夕阳下,孤独的影子渐渐回归,恨意深重而愁苦却浅薄,心情难以言喻。小楼内人静,夜幕下月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入。若要问这种情感,谁能真正理解?那恐怕只能是徒然诉说相思之情。最令人心疼的是,梦中幽会醒来得太迟。残留下的灯火微弱,仍然映照着双泪的滑落。
此词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相思”一词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情感,广泛出现在唐诗宋词中。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梅溪,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词风格受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的影响,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意象。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侃的晚期,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内心充满了对时代的无奈与个人情感的挣扎。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浓厚感伤气息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相思的深切体会。开篇的“夜雨秋魂频断”便奠定了整个作品的悲凉基调,细雨如愁,秋魂似断,意味着诗人在秋夜中感受到的孤独与离愁。夕阳的孤影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
接着,诗人通过“恨深愁浅两难知”句,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恨意虽深,但愁苦却似乎又难以言表,反映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小楼静谧的环境与月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但同时也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诗的最后部分,梦中相会却又被现实唤醒,这种“觉来迟”的无奈感令人心痛,灯火的微弱也象征着希望的脆弱与无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摹与生动的意象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挣扎,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孤独与相思的深切感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及人际关系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意象“夜雨”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小楼人静后,疏幕月明时”中“疏幕”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