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36
孤雁儿
羁孤人影依庭砌。寒到耳,边声碎。
汉关秦塞路漫漫,问汝离群何地。
哀鸣谁诉,寒栖谁管,明月潮千里。
江皋木脱枫林醉。拆翼处,都沾泪。
西池鸳梦让梁温,独饱江湖风味。
鲤鱼波恶,鹰鹯尘涨,又怎生逃避。
孤独的身影依偎在庭院的石阶上,寒风刺耳,边塞的声音碎碎入耳。
汉关和秦塞的道路漫漫,我问你为何离群而去,身在何处?
哀鸣之声向谁诉说,寒冷栖息又有谁来关心,明月下的潮水延绵千里。
江边的木头在枫林中醉倒,抖动翅膀时,泪水满溢。
西池的鸳鸯梦被梁温打断,我独自享受江湖的风味。
鲤鱼在波涛中挣扎,鹰鹯在尘土中升腾,我又如何能逃避呢?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擅长吟咏,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其作品常表现出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产生于杨玉衔对孤独与离别的深刻感悟,或许是在某个寒冷的季节,面对江湖的孤独,表达了他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孤雁儿》是一首充满孤独情感与自然描写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孤独的身影、寒冷的环境和忧伤的鸣叫,传达了诗人对离别、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诗人以“羁孤人影依庭砌”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寒风的侵袭和孤独的压迫。接着,诗人提到“汉关秦塞路漫漫”,不仅是对地理的描写,更是对历史的追溯,暗示着人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徘徊与困惑。
在“哀鸣谁诉,寒栖谁管”中,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强调了孤独的深切。明月潮千里的意象则增添了孤独的广阔感,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无边的寂寞。最后,诗人通过“鲤鱼波恶,鹰鹯尘涨”来描绘逃避孤独的无力感,带着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深入展现了个体在自然与历史中的孤独感,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孤独、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孤雁儿》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玉衔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汉关秦塞”是指:
A. 自然景观
B. 历史遗迹
C. 边疆
诗中“明月潮千里”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