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柳含烟 其一》

时间: 2025-04-27 23:46:39

诗句

秦淮柳,荡轻烟。

迤逦复成桥下,小娥纤手理丝弦。

木兰船。

留得年年佳景在。

未惜绿茵如盖。

隋宫梁苑满荒莎。

柰愁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46:39

原文展示:

秦淮柳,荡轻烟。
迤逦复成桥下,小娥纤手理丝弦。
木兰船。留得年年佳景在。
未惜绿茵如盖。隋宫梁苑满荒莎。
柰愁何。

白话文翻译:

秦淮河边的柳树,轻轻摇曳着烟雾般的细枝。
柳树的枝条延展着,恰似桥下的风景,小娥用纤细的手理着丝弦。
木兰船上,留存下来的年年佳景依旧在。
不再惜怜那如盖的绿茵,隋朝的宫殿和园林如今满是荒草。
我又为何要感到忧愁呢?

注释:

  • 秦淮柳:指长在秦淮河旁的柳树,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著称。
  • 小娥:可能指年轻的女子或歌女,寓意优雅与柔美。
  • 木兰船:指一种轻便的船只,可能与江南水乡的生活有关。
  • 绿茵如盖:形容草木繁盛,像一层绿毯。
  • 隋宫梁苑:指隋朝的宫殿和园林,表现出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
  • 柰愁何: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似乎在问自己何必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柳含烟》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柳树、河流与女子的形象,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荒凉的感叹。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诗歌鉴赏:

《柳含烟》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开篇的“秦淮柳,荡轻烟”,用“荡”字表现了柳树的柔美与轻盈,仿佛在与河流轻轻互动,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生动的场景。接着“小娥纤手理丝弦”,不仅描绘了女子的优雅身姿,也暗示了江南水乡的音乐文化,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柔的情感流动。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现实的思考。“未惜绿茵如盖”,虽有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但紧接着提到的“隋宫梁苑满荒莎”,则是对繁华已逝的深切感叹。这种对比营造了诗人心中的失落感,令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与惆怅。

最后一句“柰愁何”则是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问自己何必再为往事而感到忧愁。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态度的宣示。全诗在细腻与豪放之间游走,展现了汪东深刻的哲理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秦淮柳,荡轻烟。
    描绘秦淮河边的柳树,轻柔的柳条像烟雾一样在微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2. 迤逦复成桥下,小娥纤手理丝弦。
    柳树的枝条延伸,形成桥下的景致,描绘出女子优雅的身影,暗示着音乐的轻盈。

  3. 木兰船。留得年年佳景在。
    提到木兰船,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生活,表达了对往年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4. 未惜绿茵如盖。
    尽管景色美丽,但诗人却不再珍惜那繁盛的绿草,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5. 隋宫梁苑满荒莎。
    隋朝的宫殿与园林如今已然荒废,传达出历史的变迁与繁华的消逝。

  6. 柰愁何。
    结尾的反问,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放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荡轻烟”,将柳树的柔美与烟雾相提并论,增添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隋宫梁苑满荒莎”中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 拟人:将柳树描绘得如同有生命一般,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2. 轻烟:代表朦胧的美好,带有梦幻色彩。
  3. 小娥:呈现出江南女子的温柔与优雅。
  4. 木兰船:象征水乡文化与生活的轻盈。
  5. 绿茵:象征生机与繁华。
  6. 荒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繁华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秦淮柳”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柳树?

    • A. 长江
    • B. 秦淮河
    • C. 黄河
    • D. 太湖
  2. 诗中“小娥纤手理丝弦”中的“小娥”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位年轻女子
    • C. 一种乐器
    • D. 一条船
  3. “未惜绿茵如盖”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感到珍惜
    • B. 感到失落
    • C. 感到无所谓
    • D. 感到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柳含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二者在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异同。李清照的作品中同样充满了对过往的留恋,但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江南水乡文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长女生日 张运判挽诗 减字木兰花(许侍郎奕硕人生日十二月二十二日) 和虞退夫韵 送从子令宪西归 建士施霆亨自夔以相迓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 和史少庄登山韵三首 其三 嘉泰二年题资州醮坛山星斗阁对是同王资州贾 次李参政所和五绝句韵因以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香润玉温 癶字旁的字 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允膺 擢发莫数 包含陈的词语有哪些 玉石俱摧 无下箸处 大前提 士字旁的字 回肠结气 鹵字旁的字 动作 高世之才 玄字旁的字 命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