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4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42:49
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姑苏从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山人惊戴乌纱出,溪女笑偎红杏遮。
来蚤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姑苏自古以来就以繁华著称,但我却偏爱山岩之旁、河水之畔。
再次走进白云中寻找钓鱼的地方,夜晚又随明月在诗人的家中安宿。
山中人惊讶我戴着官帽走出,溪边姑娘笑着依偎在红杏树下。
一生忙碌后又抛弃了泉石,面对茫茫的荣华富贵不禁叹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叔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其深厚的政治理想和丰富的文学才华而闻名,尤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范仲淹被贬后,回归自然生活的心境表达。诗中流露出对官场荣华的厌倦,以及对自然与诗歌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诗人在开篇提到的“姑苏”与“岩边与水涯”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繁华与浮华,后者则指向内心的宁静与真实。通过“重入白云寻钓濑”,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愿意在清幽的环境中追寻心灵的寄托。
“山人惊戴乌纱出,溪女笑偎红杏遮”两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山中的人对官员身份的惊讶,与溪边女子的笑容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结尾“茫茫荣利一吁嗟”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失望与反思,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追求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在语言上既有清新的自然描写,又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范仲淹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与名利的厌倦,向往自然与宁静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姑苏”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繁华与浮华
C. 诗人的孤独
D. 官场的权利
诗中的“山人”对诗人的反应是什么?
A. 赞美
B. 惊讶
C. 无所谓
D. 忽视
诗的最后一句“茫茫荣利一吁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名利的失望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