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2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22:51
虞美人(己亥春)
作者: 李曾伯
韶华只隔窗儿外。
病起昏于醉。
花开花落总相忘。
惟有梦随胡蝶趁春忙。
故园芳草应如旧。
只恨人消瘦。
拟凭飞燕语归期。
拚却牡丹开了有酴醿。
春光明媚却只隔着窗外。
我生病了,醉酒时昏昏沉沉。
花开花落总是相互忘记。
唯有梦境随着蝴蝶在春天忙碌。
故乡的芳草应该和往常一样。
只恨人已消瘦。
想借燕子的话语来确定归期。
拼尽全力,牡丹盛开时就有美酒。
李曾伯,字子固,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李曾伯的诗词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虞美人(己亥春)》创作于春天,正值作者生病之际,这种身心的双重困境使得他对春天的渴望与故乡的思念愈发深切。该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虞美人(己亥春)》是一首抒情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全诗开篇即以“韶华只隔窗儿外”引入,表现出对外面春光的向往,但因病不能亲近,形成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醉酒与病痛中感受到的恍惚,映衬出对生命状态的无力感。
“花开花落总相忘”,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更替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作者虽感到身体的虚弱,却在梦中与春天的蝴蝶相伴,梦境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寄托。
“故园芳草应如旧”,在对故乡的描绘中,诗人流露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然而“只恨人消瘦”则道出了生病所带来的身体变化与内心的苦楚。
最后两句“拟凭飞燕语归期,拚却牡丹开了有酴醿”,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尽管现实困扰着他,但他仍愿意寄希望于春天的归来和美酒的相伴。整首诗以春为背景,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春天的渴望、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通过对比现实的病痛与理想的春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诗中“韶华只隔窗儿外”中的“韶华”指的是?
A. 生病的状态
B. 美好的时光
C. 花开花落
诗中提到的“飞燕”象征着什么?
A. 归属感
B. 春天的到来
C. 美酒
诗的最后一句“拚却牡丹开了有酴醿”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