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6:25
《风入松(福清道中作)》
作者:刘克庄
橐泉梦断夜初长。
别馆凄凉。
细思二十年前事,
叹人琴已矣俱亡。
改尽潘郎鬓发,
消残荀令衣香。
多年布被冷如霜。
到处同床。
箫声一去无消息,
但回首天海茫茫。
旧日风烟草树,
而今总断人肠。
梦中来到橐泉,夜晚渐渐漫长。
别馆里一片凄凉。
细细回想二十年前的事情,
叹息人已去,琴声也随之消亡。
潘郎的鬓发已全数变白,
荀令的衣香也已消散。
多年用布被,冷得如同霜。
到处都是同床共眠的孤寂。
箫声一去无音信,
回首望去,天海茫茫。
往日的风烟草树,
如今都令我断肠。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景明,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沉郁、细腻,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诗作于福清的旅途中,反映了作者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人事的哀伤。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动荡,诗人心中充满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风入松(福清道中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橐泉梦断夜初长”,构建了一个孤独且凄凉的场景,梦境的破碎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接着,诗人通过对二十年前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已逝友人的思念与叹息。诗中反复出现的“冷”、“凄凉”等词汇,增强了孤独感,突显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尤其是“箫声一去无消息”,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遗憾与寂寞。最后,以“旧日风烟草树”而今“总断人肠”结尾,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变迁带来的情感创伤,令人深思。
全诗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对失去友人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重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潘郎”是谁的代称?
诗中“冷如霜”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反复提到的“箫声”代表了什么?
刘克庄的《风入松》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刘克庄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在历史背景下融入了更广阔的历史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