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永州晓行》

时间: 2025-07-12 00:41:25

诗句

推枕月微明,登车才五更。

啼破千山暝,枝禽三两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41:25

原文展示:

推枕月微明,登车才五更。
啼破千山暝,枝禽三两声。

白话文翻译:

推开枕头,月光微微明亮,五更时分我就登上了车。
山中夜色已经很深,只有几声鸟鸣打破了这千山的寂静。

注释:

  • 推枕:指推开枕头,准备起床。
  • 月微明:月光微弱而清晰,说明时刻在清晨。
  • 五更:古代对夜间时段的划分,五更是指凌晨时分。
  • 啼破:鸟鸣声打破了寂静。
  • 千山暝:千山已入夜,形容环境的宁静与深邃。
  • 枝禽:树上的鸟,指的是栖息在树上的几只鸟。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千山暝”可以看作对山川景色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华,号澄庵,北宋时期诗人。他生于一个重视文人的家庭,早年曾游历多地,受到山水诗的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永州晓行》创作于李曾伯的旅行途中,描述了清晨出发前的宁静时刻,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永州晓行》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推枕月微明”,将读者迅速带入一个月色朦胧的清晨,月光的照耀让人感到温柔而静谧。接着“登车才五更”,则表现了诗人早起的决心与对旅程的期待。一方面,诗人通过对时间的准确把握,传达了他对生活节奏的敏感;另一方面,诗中“啼破千山暝”的描绘则营造出了一种孤独而又生动的情景,鸟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最后的“枝禽三两声”不仅让人感受到鸟鸣的清脆,也反映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晨曦的崇敬,体现了宋代诗歌简洁而富有情感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推枕月微明:推开枕头,看到微弱的月光,暗示清晨的到来。
  2. 登车才五更:在五更时分登上车,说明诗人将要踏上旅途,表现出早起的精神状态。
  3. 啼破千山暝:鸟鸣声打破了山中的宁静,显示出自然界的生动与变化。
  4. 枝禽三两声:仅有几声鸟鸣,突显出环境的静谧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微明”比喻清晨的宁静与温柔。
  • 对仗:全诗在意象上具有对仗特征,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 拟人:将鸟鸣拟人化,赋予其打破寂静的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清晨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旅程的期待,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思索。
  • :象征出发与旅途。
  • 千山:象征广阔的自然与生命的渺小。
  • :鸟鸣声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推枕月微明”中的“推枕”意指: A. 睡觉
    B. 起床
    C. 读书
    D. 看月亮

  2. “啼破千山暝”中的“啼”指的是: A. 叫喊
    B. 鸟鸣
    C. 哭泣
    D. 说话

  3. 诗中提到的“枝禽”是指: A. 树上的鸟
    B. 地上的鸟
    C. 河里的鱼
    D. 天上的云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相比李曾伯的《永州晓行》,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中的鸟鸣,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内心描绘,而李曾伯则在清晨的氛围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感悟,但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美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花过雨 展敬上凤林寺诗 渡北河诗 豫章行 其二 出塞二首和杨素 其二 出塞二首和杨素 其一 咏苔纸诗 岁穷应教诗 夏晚诗 梅夏应教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高枕无事 过结尾的成语 应天授命 膏粱锦绣 予取予夺 疲庸 轰雷掣电 长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默塞 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金吾子 势不两雄 八宝饭 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