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4
浪淘沙·嵩山道偕月子步月夜归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烟树小重山。微见烟鬟。短桥皓月两弯弯。
恰近银河明灭处,不似人间。
泉石自潺潺。半掩松关。旧家楼阁忆凭阑。
抛却湘弦张永夜,云水谁弹。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迷人的夜晚景象:烟雾缭绕的小山上,微微可见的烟雾如同头发般飘散,短短的桥上,皓月如弯弯的新月。正好在银河明灭交错之际,宛如人间的景象。泉水在石头间潺潺流动,松树的缝隙半掩,旧时的楼阁让我忆起凭栏远眺的情景。抛开湘弦,独自度过漫漫长夜,究竟是谁在弹奏这云水间的乐章呢?
作者介绍: 潘飞声,清代诗人,少有作品流传于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往往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与友人漫步在嵩山的道上,受到月色和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浪淘沙·嵩山道偕月子步月夜归》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词中描绘的夜景如梦如幻,烟树、明月、泉石交融,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词的开头“烟树小重山”便以“烟”字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微见烟鬟”更是深化了这种朦胧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短桥和弯弯的皓月相映成趣,构成了和谐的自然景象,而“恰近银河明灭处”则将视野引向更为广阔的宇宙,体现了诗人思考的深邃。
后半部分,诗人从自然的景象回归到自我的情感,旧家楼阁的回忆和湘弦的抛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以及对过往的思索。最后一句“云水谁弹”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与音乐的深刻思考,增添了作品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树小重山”中的“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湘弦”是什么?
“云水谁弹”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