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4-26 06:34:12

诗句

梦觉夜方长,无限心伤。

五年生死两茫茫。

隔断幽明浑不管,百尺高墙!

何日得还乡?

笑语盈堂。

满城风雨菊初黄。

国庆中秋都过了,难道重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4:12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梦觉夜方长,无限心伤。
五年生死两茫茫。
隔断幽明浑不管,百尺高墙!
何日得还乡?
笑语盈堂。
满城风雨菊初黄。
国庆中秋都过了,难道重阳。

白话文翻译:

梦中苏醒,夜晚显得特别漫长,心中的伤痛无尽无休。
五年来生死无常,彼此之间完全不知。
生死的隔阂,让我无从触及,犹如百尺高墙!
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欢声笑语充满了家中。
满城的风雨中,菊花初黄。
国庆和中秋都已经过去,难道重阳也会失去?

注释:

  • 梦觉:从梦中醒来,暗示内心的痛苦。
  • 无限心伤:心中的伤痛无尽无休,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思念。
  • 五年:代表长时间的分离。
  • 生死两茫茫:生与死之间的隔阂,彼此无从得知。
  • 百尺高墙:比喻阻隔,形象地表现出无法跨越的距离。
  • 何日得还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属感。
  • 笑语盈堂:家中原本应该是欢声笑语的,但此时却因离别而显得格外凄凉。
  • 满城风雨菊初黄:描绘秋天的景象,菊花开始枯黄,暗含时间的流逝。
  • 国庆中秋:重要的节日,象征团圆但却因离别而感到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元贞,近代著名诗人,以其深情的诗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了长时间的生死别离之后,情感深沉而真挚,反映了对亲人的怀念与对故乡的渴望。社会背景上,那个时代动荡不安,许多家庭因战争而分离,诗人借此表达普遍的人性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通过梦的意象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伤感。第一句“梦觉夜方长”,夜晚的漫长与无尽的思念相结合,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五年的生死两茫茫,时间的流逝使得生与死之间的隔阂显得愈发显著。诗中反复提及的“隔断幽明”,不仅是对生死的思考,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深刻反映。接下来的“百尺高墙”,则以形象化的手法更加强化了这种隔阂,令人感到无可奈何。

而后半部分描绘的景象则通过节日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国庆和中秋的团圆已成往事,菊花的枯黄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诗中最后的“难道重阳”,更是将节日的欢愉与个人的孤独感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既有对亲情的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觉夜方长:梦中醒来,夜晚显得特别漫长,暗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 无限心伤:心中的伤痛无尽无休,表现对失去的人的深切怀念。
  • 五年生死两茫茫:五年中,生与死的隔阂让人无法知晓彼此的状况。
  • 隔断幽明浑不管:生与死间的隔阂让人无从触及,似乎与世隔绝。
  • 百尺高墙:比喻生死的隔阂,形象地表现出无法跨越的距离。
  • 何日得还乡:表达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归属感。
  • 笑语盈堂:家中原本应有的欢声笑语,如今因离别而显得格外凄凉。
  • 满城风雨菊初黄:描绘秋天的景象,菊花初黄,寓意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
  • 国庆中秋都过了:重要节日意味着团圆,但诗人却因离别而感到孤独。
  • 难道重阳:重阳节的到来,是否也会带来孤独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尺高墙”比喻生死的隔阂,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笑语盈堂”赋予空间以情感,使得环境更具人情味。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个人情感为主体,通过对生死、故乡、节日的描写,传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 :象征孤独与漫长的思念。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常常象征坚韧与长寿,同时也与重阳节相关,暗示着生命的流逝。
  • 高墙:象征隔阂,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罗元贞
    • C) 杜甫
  2. “百尺高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死的隔阂
    • B) 地理的障碍
    •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节日有哪几个?

    • A) 春节、元宵
    • B) 国庆、中秋
    • C) 端午、重阳

答案

  1. B) 罗元贞
  2. A) 生死的隔阂
  3. B) 国庆、中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深,而罗元贞的《浪淘沙》则在生死与故乡间游走,情感更加复杂与深沉。

参考资料:

  • 《古诗词精粹》——古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详尽解析
  • 《罗元贞作品集》——收录罗元贞的多篇诗作及评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竹溪一首 又和南塘十首 其六 蚕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满江红·三黜归来 杂咏一百首·仇士良 梦方孚若二首 其二 再次竹溪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有血有肉 雨字头的字 彑字旁的字 号结尾的成语 鼓畅 旟旟 墨水池 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为渊驱鱼 铺张浪费 包含范的成语 摭实 山遥水远 进退无据 棒打不回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