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5:57
作者:汪东 〔清代〕
万转千回,细思此计真成左。
浪浮单舸。远去如何可。
我最怜卿,未必卿怜我。
风声大。凭阑昏坐。不觉杨花堕。
经过万千的回旋,细细思索这盘算是否真的成了。
小舟在波浪中漂浮,远去的路该如何走呢?
我对你最是怜惜,未必你也同样怜惜我。
风声呼啸。我倚着栏杆昏沉地坐着,
不知不觉中杨花已经飘落。
“杨花”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离去与时光的流逝。此句中,杨花的飘落也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作者经历人生低谷之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无奈。
《点绛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复杂的情感。开篇“万转千回,细思此计真成左”便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思考。这里的“计”可以指情感的抉择,也可能暗示着某种人生的规划。随着词句的深入,诗人将情感的深度与细腻展露无遗,如“我最怜卿,未必卿怜我”,展现出一种单相思的无奈与苦涩。
在形式上,词人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首词更具韵律感。而“凭阑昏坐”则通过简单的动作传达了沉思与孤独,仿佛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处寄托。最后一句“杨花堕”,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爱情与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令人倍感哀伤。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爱情的追忆,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构成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艺术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爱情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杨花在古代诗词中常暗喻离别与无常,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与追忆。
诗词测试:
《点绛唇》的作者是谁?
诗中“我最怜卿”表达了什么情感?
“杨花堕”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