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0:54
点绛唇
俞樾 〔清代〕
帘幕低垂,梦中听得风声大。
翠衾娇卧。翻道寒犹可。
冻合毫,玉手拈来惰。
围炉坐。又开青琐。
去数梅花朵。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帘幕低垂,梦中似乎听到了风声呼啸。主人公娇卧在柔软的被褥中,感觉到一丝寒冷,心里想着即使有些冷也是可以忍受的。她懒洋洋地用玉手捧起笔来,围坐在炉边,打开窗子,准备去数一数窗外的梅花。
本词主要表现了冬季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对比,体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温馨的氛围。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和坚韧,词中提到“梅花朵”,暗示着在严寒中仍然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作者介绍:俞樾(1821-1907),字景范,号秋涧,晚号梅溪,清代诗人、书法家和评论家。他在诗词创作上崇尚古风,擅长描写自然与生活场景,作品常富于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表达了在寒冷的冬季里,室内的温暖与外界寒冷的对比,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温暖而又孤独的氛围。词中描述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寒冷冬夜的宁静,透过低垂的帘幕,似乎可以听到外面风声的呼啸,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感觉。翠衾娇卧的描写,既传达出主人公的娇柔,又体现了对生活舒适的向往。尽管感受到一丝寒意,她依然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乐趣,甚至愿意围坐在炉边,感受温暖,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作者在用词上精炼而富有韵味,尤其是“冻合毫”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寒冷对身体的影响。同时“去数梅花朵”的意象,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坚韧。在寒冷的季节中,梅花的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寒冷的冬季中,尽管外界环境严酷,但内心却充满温暖与希望,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翠衾”指的是什么?
A. 布帘
B. 被子
C. 窗户
诗中“去数梅花朵”的意象主要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生活的厌倦
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基调?
A. 悲伤
B. 温暖与希望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情感,但更多地探讨了离愁与思念。而俞樾的《点绛唇》则聚焦于生活的细腻与温暖,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