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盛山十二诗 桃坞》

时间: 2025-07-12 07:12:18

诗句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12:18

盛山十二诗 桃坞

作者: 韦处厚 〔唐代〕

原文展示: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白话文翻译:

晨光喷薄而出,映照出红艳的景色;小道旁绿树成荫,浓密的阴影铺展。
我希望能到西王母的桃源采摘,不羡慕武陵的深处。

注释:

  • 喷日:指太阳升起时的光芒四射。
  • 舒红景:展现出红色的美丽景色。
  • 通蹊:小路通向四面八方。
  • 茂绿阴:茂密的树荫,形容环境的幽静。
  • 王母:指西王母,是道教神话中的神仙,掌管长生不老的桃子。
  • 武陵深:指的是《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隐秘桃花源,象征着世外桃源。

典故解析:

“王母摘桃”出自道教文化,象征长生不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武陵深”则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谐美好的桃源,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韦处厚,唐代诗人,工于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桃坞的描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美丽景象,阳光洒在桃坞上,形成了红色的景色,伴随着浓密的绿荫,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诗人在欣赏这幅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向往能够像西王母一样,享受长生不老的桃子,而不羡慕武陵的世外桃源。诗中“喷日舒红景”与“通蹊茂绿阴”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构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全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喷日舒红景:晨曦初露,阳光喷薄而出,映射出红艳的美丽景色。
    2. 通蹊茂绿阴:道路通向四面八方,绿荫浓密,环境幽静。
    3. 终期王母摘:希望能像西王母一样,采摘美味的桃子。
    4. 不羡武陵深:不羡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理想生活相联系,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喷日:象征新生与希望。
  • 红景:代表美丽与生机。
  • 茂绿阴:象征宁静与安全。
  • 王母:代表理想与追求。
  • 武陵:象征隐秘与世外桃源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母”是指谁?
      • A. 仙女
      • B. 西王母
      • C. 武陵渔夫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渴望理想生活
      • C. 表达孤独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寂寞的山谷
      • B. 红艳的景色和浓密的树荫
      • C. 繁华的市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韦处厚的《桃坞》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韦处厚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写,陶渊明则强调隐秘的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处厚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减字木兰花 其一 乙未中秋,用山谷韵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九 减字木兰花 其一 寄田不伐 减字木兰花 为陈斠玄题画像 减字木兰花 腊月十五夜月 减字木兰花 奉题子玉先生辛丑年所绘分春馆填词图 减字木兰花 雪夜饮古藤书屋 减字木兰花·咏汤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生花之笔 出卖灵魂 拐弯抹角 一丝没两气 义壑 矢结尾的成语 衹树有缘 佛爷桌儿 纠案 生字旁的字 未焚徙薪 力字旁的字 四花 包含雁的成语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