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7:20
五凤楼晚望
晴阳晚照湿烟销,
五凤楼高天泬寥。
野绿全经朝雨洗,
林红半被暮云烧。
龙门翠黛眉相对,
伊水黄金线一条。
自入秋来风景好,
就中最好是今朝。
在晴朗的阳光下,晚霞照耀着湿润的烟雾渐渐消散,五凤楼高高耸立在空旷的天空之中。野外的绿草经过晨雨的洗涤,格外青翠,树林中的红叶在傍晚的云彩中被映衬得更加鲜艳。龙门与翠黛山相对而立,伊水如同一条金色的丝带蜿蜒而过。自从秋天到来,风景愈加美丽,而其中最美的便是今天的景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诗歌语言通俗、内容贴近民生而著称。他的作品贯穿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五凤楼晚望》创作于唐代八月,正值初秋时节。诗人登楼远望,感受到秋天带来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五凤楼晚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傍晚的美丽景色。诗人在五凤楼上俯瞰,晴阳的余晖与湿烟的交融,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绚丽的画面。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秋雨后的清新与温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龙门”和“伊水”的描写,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立体。“龙门翠黛眉相对”不仅描绘了山的轮廓,也融入了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是对秋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既有自然的景色,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门”是指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座山
C. 一座楼
诗人最喜欢的时节是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伊水黄金线”中的“黄金线”用来比喻什么?
A. 河流
B. 夕阳
C. 田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但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白居易的《五凤楼晚望》则更加直白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