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时间: 2025-05-12 05:42:39

诗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42:39

原文展示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话文翻译

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吟唱啸叫而缓步前行。
手持竹杖,穿着草鞋,比骑马轻便,谁还怕什么呢?
任凭那细雨烟雾随意飘洒在身上。
微微的春风吹醒了我的酒意,虽然有些冷,山头斜照的阳光却在迎接我。
回首过去的萧瑟之处,归去时,那里再也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

注释

  • 莫听:不要去听。
  • 穿林打叶声:指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 吟啸:吟唱和高声呼喊。
  • 竹杖芒鞋:用竹子做的拐杖和用芒草做的鞋子。
  • 一蓑烟雨:穿着蓑衣在烟雨中。
  • 料峭:形容微弱,轻微的样子。
  • 归去:回归,返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情绪颇为复杂,作品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在一次出行中遇到雨天,同行者都感到狼狈,而他却感到乐观。通过此词,苏轼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和对自然的从容应对。

诗歌鉴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乐观情怀的词作。苏轼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他对外界环境的淡然态度。雨声在自然中是常见的,但它的影响却不能阻止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接下来,他提到“竹杖芒鞋轻胜马”,通过对比,强调了简朴生活的自在与洒脱,反映出他对物质的淡泊。这种轻松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无论风雨如何,自己都能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在这里,“一蓑烟雨”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态度的象征,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后面的描写中,春风的轻拂和阳光的照射,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总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日子。最后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将主题升华到一种境界: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最重要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听穿林打叶声:劝人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2. 何妨吟啸且徐行:即使遇到困难,也要保持乐观,慢慢走。
  3. 竹杖芒鞋轻胜马:用竹杖和草鞋代替马,强调轻松自在。
  4.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风雨,自信从容,任其自然。
  5. 料峭春风吹酒醒:春风微冷,将醉意吹醒。
  6.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阳光斜照,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7. 回首向来萧瑟处:回顾过去的艰难时光。
  8.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归去,内心始终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烟雨,表达淡泊的生活态度。
  • 对仗:上下句相对,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阳光被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的从容态度,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安宁与乐观才是人生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竹杖与芒鞋:象征简朴与自在的生活方式。
  • 蓑衣与烟雨:代表对生活的接受与从容。
  • 春风与阳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莫听”的意思是?

    • A. 不要听
    • B. 听见
    • C. 大声说
  2. “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竹杖和芒鞋象征着什么?

    • A. 奢华生活
    • B. 自在与简朴
    • C. 努力拼搏
  3. 整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风雨的恐惧
    • B.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豪放态度。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展现了豪情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李白《月下独酌》:两者均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具哲理,而李白则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相关查询

池上对月 许子儒寺丞挽诗二首 此见帅宪祷十甚虔枕上闻檐声为之不寐因成 广陵道中 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 风雁行 赠浮光王教授 琴溪 秋晚十咏·客至 登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钱不落虚空地 示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败法乱纪 包含波的成语 鼠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斠若画一 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地震震级 咎魅 犬马之命 苣荬菜 霜禽 评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