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3: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3:30:56
两公精意与神交,平地能令水满篙。
云气远收明嶂合,雨声偏傍夜床高。
辘轳未暇分甘井,舴艋应知避怒涛。
愿受一廛须及早,秋成犹得饱儿曹。
两位公子心意相通,平地上也能让水满得溢出来。
云气遥远地聚集在明亮的山峰旁,雨声偏偏在夜里伴着我的床榻。
辘轳车还来不及分开甘甜的井水,小船应当知道避开怒涛。
希望能早早享受这份安宁,秋天到来时仍然可以让孩子们吃得饱饱的。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哲理性强。
这首诗作于李弥逊某次夜间静思时,因听到雨声而有所感悟。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李弥逊的《此见帅宪祷十甚虔枕上闻檐声为之不寐因成》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古诗,诗中运用形象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两公精意与神交"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真诚与信任。接下来的描写转向自然,"云气远收明嶂合,雨声偏傍夜床高"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辘轳未暇分甘井,舴艋应知避怒涛”则展现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在忙碌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美好,而小船的智慧则提醒我们要懂得避开生活中的风波,寻找安宁。最后一句“愿受一廛须及早,秋成犹得饱儿曹”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表达了对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与祝福。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理解,也传达了人际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李弥逊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自然的描写映射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云气远收明嶂合”意指:
A. 云彩和山峰的结合
B. 友人的相聚
C. 河流的流动
诗人希望通过“愿受一廛须及早”表达: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家庭温暖的期待
C. 对工作的忙碌
李弥逊与苏轼在对自然的描写中均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但李的诗歌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苏轼则多关注于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