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时间: 2025-05-04 15:38:15

诗句

春同著物本无殊,姑射偏成玉雪肤。

独笑浮花媚凡目,水边疏影不生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8:15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原文展示:

春同著物本无殊,姑射偏成玉雪肤。
独笑浮花媚凡目,水边疏影不生孤。


白话文翻译:

春天与万物的生长本没有区别,唯独姑射山的花儿显得如同玉雪般洁白。
我独自一人笑着那些浮动的花朵,它们吸引了凡人眼目,
而水边的疏影却显得格外孤独,不生一丝牵挂。


注释:

  • 姑射: 指姑射山,传说中是仙女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丽与超凡脱俗。
  • 玉雪肤: 形容女子的肌肤如玉一般细腻洁白。
  • 浮花: 指水面上漂浮的花,象征着短暂的美丽。
  • 疏影: 水面上花影稀疏,形象地表现了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诗人以春花为题,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这首诗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春同著物本无殊”意在说明春天的美丽是普遍存在的,但“姑射偏成玉雪肤”又强调了特定的美,如同姑射山的花儿那样独特而令人惊艳。浮花的“媚凡目”则显现了世俗的赞美与追逐,而“水边疏影不生孤”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孤独感。在这短短的四句中,诗人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同著物本无殊: 春天的到来使万物复苏,所有的花草树木都生机勃勃。
    2. 姑射偏成玉雪肤: 其中姑射山的花儿尤为出众,宛如玉雪般美丽。
    3. 独笑浮花媚凡目: 诗人对此时盛开的花儿感到愉悦,认为它们吸引了众多凡人的目光。
    4. 水边疏影不生孤: 然而在水边的花影却显得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雪肤”比喻花的美丽,突出了其洁白无瑕。
    • 拟人: 通过“独笑”来表现诗人对花的情感,赋予花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 代表生机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姑射: 代表纯洁与超凡,暗示着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 浮花: 代表短暂与虚幻,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疏影: 代表孤独与寂寞,反映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姑射”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仙女居住地
    b) 山川
    c) 江河

  2. “春同著物本无殊”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a) 春天的花开各有不同
    b) 春天的景色是普遍的
    c) 春天的景色是孤独的

答案: 1.a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弥逊的诗在表达孤独感时更为细腻,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哲理与宁静的结合。二者虽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表达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李弥逊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花 题巴东寺 遂转运梅学士巡边郡四首 宿江西寺 送左眉州之任 送赵主簿之任惠安 送友生下第南归 送人游边 送人下第归吴 送人归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癣的词语有哪些 不由得 感应电流 力微任重 志士仁人 髟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包含梃的词语有哪些 勤雨 辱人 自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重足而立 过盛必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爱结尾的成语 轻怜痛惜 冉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