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1:59
双调·沉醉东风·归田
作者: 汪元亨 〔元代〕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
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
演习会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
不撞入天罗地网。达时务呼为俊杰,
弃功名岂是痴呆?
脚不登王粲楼,手莫弹冯讙铗,
赋归来竹篱茅舍。
古今陶潜是一绝,为五斗腰肢倦折。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风景如画的乡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灵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完全抛弃了官场的种种束缚。即使在老瓦盆旁饮酒作乐,也不必担心被社会的网络所困。人们称赞他为杰出之士,但他却认为放弃功名并不是愚蠢,而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智慧。作者不愿登上王粲的高楼,也不想弹奏冯谖的古琴,宁愿回到竹篱茅舍,追求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在他看来,陶渊明的那份洒脱和超然,正是自己想要追求的境界。
汪元亨,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他的诗风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
这首诗写于元代,那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使得许多文人产生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此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心态。
《双调·沉醉东风·归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生动地呈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自在。诗中借助对比手法,鲜明地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宁静相对立,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作者以“熏陶成野叟情”开篇,传达了他在乡村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自然魅力与人性真情,显示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对官场的反感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弃功名岂是痴呆?”一句,突显了他对名利的超然与洒脱,表明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坚定决心。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敬,认为他是古今无可比拟的高士,体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世俗名利的抨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脱,展示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哲学。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汪元亨
C. 陶渊明
诗中提到的“天罗地网”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束缚
B. 社会的束缚
C. 个人的局限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