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02:20
尚书都堂瓦松
作者: 李晔 〔唐代〕
华省秘仙踪,高堂露瓦松。
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
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
接栋临双阙,连甍近九重。
宁知深涧底,霜雪岁兼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秘而美丽的景致。华省的秘境如同仙踪,高堂上露出的瓦松生机勃勃。叶子因为春天的到来而茂盛,花朵则因雨水而更加娇艳。它的影子混杂着鸳鸯的颜色,光辉中透着翡翠般的美丽。自然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灵性,然而地势的高低却使这一切变得无法捉摸。接近屋顶的位置可以俯瞰到双阙的景观,连绵的屋脊近在眼前。没想到深涧的底部,竟然被霜雪封冻了整整一岁。
作者介绍: 李晔,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著称,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独特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之时,诗人常常在高堂之上,望向远方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诗的开头“华省秘仙踪”便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仿佛读者被引入一个隐秘的仙境,接着高堂露瓦松的描绘,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诗人在此处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比如“叶因春后长,花为雨来浓”,强调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
“影混鸳鸯色,光含翡翠容”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象层次,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精致与和谐。而“天然斯所寄,地势太无从”的句子则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景观的无奈与敬畏,显示出诗人对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层次分明,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也有对环境的感慨,体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智慧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热爱与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省”指的是:
A. 一个具体的地方
B. 美丽的地方
C. 诗人的家乡
“影混鸳鸯色”中的“鸳鸯”象征:
A. 忍耐
B. 爱情
C. 财富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城市生活的描绘
B. 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李晔的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表现孤独的心境,而李晔则更加强调自然的生机与美。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