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03
岁暮送孝持
作者: 王广心〔清代〕
读书台畔钓鱼矶,彼美谈经过竹扉。
羽扇才名三俊重,乌衣子弟六朝非。
云生枳棘鸾偏集,霜扑蒹葭雁欲归。
莫道春风开径早,岁寒心事隔年违。
在读书台旁的钓鱼矶边,朋友们的美好谈话传来竹门之内。
手持羽扇的才子,名声如三位俊杰般显赫,
而那些出自乌衣巷的子弟,已不再是六朝的风华。
云雾中,鸾鸟偏偏聚集在枳棘树上,
霜雪覆盖着芦苇,雁群也开始思归。
不要说春风来得早,
在寒冷的岁尾,心中的忧虑却与年岁相隔。
作者介绍: 王广心是清代的诗人,以咏怀、咏物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末,正值寒冬,诗人借送别朋友之际,抒发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思念。
《岁暮送孝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岁末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读书台畔钓鱼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彼美谈经过竹扉”的提及,诗人逐渐引入了对人事的思考。
接着,诗中提到的“羽扇才名三俊重”,不仅仅是对才子风采的赞美,更隐含了对当年风华的怀念。而“乌衣子弟六朝非”则展现了历史的流逝与变迁,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令人感到惋惜。
此外,最后两句“莫道春风开径早,岁寒心事隔年违”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尽管春天即将来临,但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思考却因寒冬而愈加沉重。这种情感的对比,凸显了岁月带来的无情与人心的孤独。整体而言,诗作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感悟和对未来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岁末的景象,反映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羽扇”主要象征什么?
“乌衣子弟”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