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03
原文展示:
散步平湖岸,烟波浩渺中。
月明天在水,云断树浮空。
吹笛惊山鹿,弹琴送渚鸿。
时来坐幽阁,孤寂与谁同。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散步,烟波浩渺的景象中。
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水面,天与水相连,
云朵在树间断开,宛如浮在空中。
吹笛声惊动了山中的鹿,弹琴声送走了水边的鸿雁。
此时我坐在幽静的小阁楼,孤独的心情与谁相同?
注释:
典故解析:
“送渚鸿”中的“渚”指的是水中的小洲,常用于描写水边的景象。“鸿”指的是鸿雁,古代文人常用其象征高远、自由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至淳,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擅长描绘水乡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晚吟》创作于王至淳晚年,正值他享受闲适生活之际。诗中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融,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深思。
诗歌鉴赏:
《晚吟》是一首富有抒情性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湖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全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清丽,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在“烟波浩渺”的描绘中,湖水与天空交融,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而“吹笛惊山鹿,弹琴送渚鸿”则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孤寂与谁同”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升华,反映出在美好的自然中,诗人却依然感到心灵的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许多文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烟波浩渺”是形容什么的?
“吹笛惊山鹿”中,吹笛的动作给鹿带来了什么影响?
诗人最后一句“孤寂与谁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